中國電力網訊 “通電一周用電沒問題! 用上電后,養殖場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一千頭豬的養殖。擴建后,養殖場生豬存欄最終可達 6000 頭豬,按現生豬行情可實現年增收 300 萬元。” 6月8日,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思波鎮鴻利養殖合作社負責人王鴻對供電回訪人員說。
鴻利養殖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位于思波鎮心寧村四組,主要負責家禽、家畜養殖,現有千多頭豬的存欄。2019年下半年,王鴻看到生豬價格就像坐上火箭一樣不停向上竄,于是計劃將養豬場擴建到年出欄6000 頭的規模。
2020年2月,正當養殖場擴建的如火如荼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王鴻苦惱萬分,疫情期間飼料幾乎斷了供,采購十分麻煩。而且,之前用傳統方式養殖的一千多頭豬,最少也要4到5人。如果養殖廠擴建到年產豬6000 頭的量,最少需要30名工人,但疫情期間根本無法請到人。
“你自已可以建一個飼料加工房,將新擴建養殖場建成現代化養殖場用電,流水線作業省時省力”負責鴻利養殖合作社供電的客戶經理廖偉是個熱心腸,知道王老板的苦惱后主動聯系王老板。
廖偉的建議深深觸動了王老板,通過咨詢,了解到現代化的養殖場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一千頭豬的養殖,王老板下定決心要對自己養殖場進行升級改造,一邊推動養殖場擴建,一邊抓緊養殖場自動化設備的采購。
5月22日,正為養殖場擴建忙得不可開交時,王老板突然接到廠家通知,說要在6月1日調試新設備,這才想起新設備需要動力線,而且負荷還不輕!這才急沖沖到國網宜賓翠屏供電公司思坡供電所申請安裝動力電。
收到用電申請后,思坡供電所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到現場察看,發現養殖場處于電源末端,電力可靠性差。為保證養殖場用電質量和電力可靠性,該所決定在心寧四組新安裝一臺200千伏安變壓器,分割之前的二郎山公用變壓器負荷,并改造0.4千伏線路0.4公里無償為養殖場牽專線至養殖場。
翠屏供電公司很快就批準了鴻利養殖合作社用電方案,并將此次施工任務交給了工程隊負責。
“接到施工任務時,我們工程隊施工任務排滿了。但為了養殖場早日能用上優質的電能,隊里還是臨時抽出兩三天時間施工。這次施工從基礎開挖、材料轉運、立桿、裝設臺架、導線架設,需要動用120人次。”負責此次施工工作負責人曾國桃說。
5月23日,工程正式開工時,迎來了入夏來的最高溫35度。
“施工中最惱火的就是天氣太熱,汗珠從額頭流進眼睛,眼睛都睜不開。在電桿上作業,騰不出手來擦,只能用手臂擦一擦。”一直在桿上作業的施工人員劉澤銀說。
一個星期的時間,汗水無數次打濕施工人員的衣衫,導線一次次勒紅施工人員的雙手,大家毅然不顧仍堅守崗位,全力施工。5月30日,鴻利養殖合作用電工程終完成。王鴻點燃了一長串鞭炮以示慶賀。
“有了電,一是豬飼料可以隨時加工,出料口傳輸帶直接輸送豬舍。二是豬舍可以自動清潔,將豬糞發酵成沼氣為養殖場提供燃料。三是可以安上現代化監控系統,養殖場的情況手機一看便知” 王鴻說。
在熾熱的太陽下,閃閃發光的銀線從新裝設的變壓器中延伸出來,翻過田野、跨過公路牽入養殖場,托起了王鴻及合作社全體成員的致富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