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云南楚雄州內具備復工條件的果蔬、冶金、醫療物資等企業逐步“蘇醒”。云南電網公司楚雄供電局圍繞企業用電難點痛點,主動服務跑步“上門”,專業協同“紓難解困”,為復工復產企業當好“后盾”,助力企業開足馬力,把疫情耽誤的“春光”搶回來。
響起來 企業內機器轉不停
走進楚雄嘉涔廢渣綜合利用廠,廠內機器轟鳴。抖料站正在將廢棄的鐵渣混合攪拌,經過傳輸通道傳至熔煉爐,冷卻后的成品被依次裝車出廠。
“2月份,公司生產量有望達7000噸左右,總算是開了個好頭!”恢復正常生產后,嘉涔廢渣綜合利用廠廠長王達榮信心滿滿。
據楚雄供電局市場營銷部副主任韋寶軍介紹,在這場“只能贏、不能輸”的經濟戰場上,楚雄供電局迅速部署,由客戶經理電話摸排片區復工企業名單,主動上門了解企業生產安排及用電需求,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確保以最快速度為企業恢復供電。并結合生產特點,為企業提供節能用電技術和錯峰方案。
“供電部門在一天內上門幫我辦理了復電手續,還對用電線路和設備進行了檢查。”王達榮說。在優質的供電服務保障下,公司將加大鐵合金、釩鈦、渣鐵冶煉力度,要盡快將損失找回來。
“要加速企業復工復產的進度。”韋寶軍表示,楚雄供電局結合行業用電特點,除對重點企業實施“一戶一策”,為企業量身定制用電方案外,該局針對新增用電項目,分行業、分性質,快速介入,優化辦電流程,縮短工期,提供報裝“一站式”服務,全力滿足企業生產用電需求。
忙起來 日供2千噸新鮮果蔬
2月25日,云南自然之星元謀羊街百畝連片種植基地內,戴著口罩的工作人員將收割700多噸蔬菜發往廣州、鄭州等一線城市。隨著有機果蔬種植基地、果蔬運輸外包裝廠等企業復工復產,楚雄元謀縣每天有近2500噸新鮮果蔬發往全國各地,竭力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要。
“我們對電的依賴性很強,基地每天都要抽水灌溉,加工廠生產、預制冷這些都全靠電來支持。”云南自然之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廠長楊德榮說,假如蔬菜冷藏保鮮用電設備出現故障,不僅會導致蔬菜營養不豐富,而且吃起來不爽口,味道也不鮮美。
韋寶軍表示,自2月10日以來,楚雄供電局運維、營銷、安監等專業部門和各供電所協調配合,統籌制定轄區工業、醫療、客運站及規模以上企業所在變電站、輸配電線路巡視測溫計劃和故障搶修方案,根據方案合理安排值班人員,做好發電車應急準備,一旦發生停電,第一時間開赴現場,保障復工復產企業用電無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