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孟振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強化企業主體地位。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中央企業等國有企業要勇挑重擔、敢打頭陣,勇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現代產業鏈的‘鏈長’”。作為能源電力領域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南方電網公司)緊緊圍繞“總書記和黨中央希望我們做什么、我們怎樣才能做得更好”,在能源科技自立自強中堅決發揮好國家隊、主力軍的作用,堅持和加強黨對創新工作的全面領導,把創新擺在企業高質量發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強化戰略引領作用;堅持機制和人才“雙峰并立”,構建開放創新生態;瞄準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打造能源電力領域創新高地;構建全面創新體系,一體推進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和商業模式創新,努力成為黨和人民最可依靠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切實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一、強化戰略引領作用,把創新擺在企業高質量發展全局中的突出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們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根本上說,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突出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對創新驅動發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中,創新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愈發凸顯,充分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創新的重要論述的思想偉力。南方電網公司開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創新的重要論述專題研究,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統一思想和指導實踐,深刻把握創新是成就世界一流企業的核心驅動力,把創新從企業的支撐保障提升到戰略引領的高度,擺在企業高質量發展全局中的突出位置,并落實到企業一系列的頂層設計中。
突出創新的戰略引領作用。修訂南方電網公司發展戰略綱要,制定實施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相關意見,更加突出創新在企業發展中的驅動和引領作用,在繼續發揮創新在電網安全和生產經營“服務支撐”作用的基礎上,更多地發揮創新“引領戰略布局”“引領前沿創新”“引領價值創造”的作用。牢牢把握科技革命大方向和產業變革大趨勢,積極布局戰略性新興業務;探索深化數字化綠色化協同,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能源技術,在若干前沿領域保持領先地位;應用創新成果不斷提升企業運營質量,帶動行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推動公司發展從要素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為主的轉變。實施《南方電網公司關于進一步推進創新工作的指導意見》等,圍繞向“數字電網運營商、能源產業價值鏈整合商、能源生態系統服務商”轉型(簡稱“三商”轉型)和創新型企業建設,積極構建以科技創新為關鍵、以服務和商業模式創新為核心、以管理創新為保障的全面創新體系,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有力支撐公司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構建“大創新”工作格局。創新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以科學的管理體系推動創新工作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健全創新管理的組織體系,加強黨對創新工作的全面領導,成立創新領導小組,加強對公司創新管理的統籌協調;進一步加強專家委員會建設,發揮戰略咨詢、決策支撐和工作指導作用;成立創新管理部,組建網省地三級創新管理部門。打造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的高水平創新主體,大力推動公司科研產業資源重組整合,初步形成以網級(集團級)科研單位為引領、新興業務單位為重點、省級科研單位為支撐的創新格局。成立全球首個數字電網研究院,南網科研院、能源院匯聚優勢資源,打造以基礎性、前瞻性、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為重點的研發布局。建立接軌國際的創新管理機制,應用ISO56000創新管理系列國際標準工具,出臺《南方電網公司創新管理體系導則》及具體實施方案,實現了創新策劃、創新實施、績效評價、管理改進的閉環管控,推動組織體系、管理模式、成果推廣應用機制、人才引進培養機制和創新合作機制優化升級。
優化創新資源配置。立足更好承接黨中央、國務院對中央企業創新工作的要求,以需求牽引作為根本出發點、以資源協同作為重要著力點,切實從過去的分錢、分物、定項目,轉到定制度、創生態、優服務上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聚焦公司“十四五”10大重點研發方向、9個重大科研團隊、8大產業鏈方向、16個聯合實驗室,加大經費、項目、團隊、平臺等統籌協同力度,杜絕重復、低水平、無效的科技投入,努力形成更多具備世界一流水平、引領行業發展的重大創新成果。優化重大科技項目研發組織模式,強化自上而下統籌布局,全面推進人才項目平臺一體化配置。建立“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聯合實驗室運行機制,統籌公司51個各級重點實驗室,賦予實驗室項目申報自主權、跨單位借用人員建議權、跨單位科研裝備及場地使用權、技術路線選擇權、實驗室成員考核權,促進創新要素集聚,實現共建單位間資源共享。充分發揮市場在創新要素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對接,釋放創新潛能。
二、堅持機制和人才“雙峰并立”,構建開放創新生態,推動創新要素相互激蕩、競相迸發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支持和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不斷增強企業創新動力、創新活力、創新實力”。企業要大力破除影響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機制、人才、平臺、生態等創新各要素的重新組合、相互激蕩,形成強大的創新能力。南方電網公司堅持機制和人才“雙峰并立”,著力構建開放創新生態,統籌協調好各類創新要素的關系,充分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以一流體制機制強活力。創新要堅持問題導向,南方電網公司全面推進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把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作為著力點,找準突破口,增強針對性,推動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構建分類施策的項目立項管理模式。改進科技項目立項管理機制,高質量推動科技引領、業務支撐、產業創新三個層面科研布局。深入推進新型科研組織模式。試點開展重大項目“總師制”。優選產業創新類項目,試點開展新興業務單位、科研單位、管制類單位“眾籌制”,深入推行揭榜掛帥制、賽馬制。持續完善科技創新評價機制。建立與各單位(部門)職責定位相匹配的分類考核機制,探索建立以創新質量、績效、貢獻為核心的創新科技成果分類評價體系,健全公司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構建現代化知識產權管理體系。
以一流人才隊伍強動力。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南方電網公司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最優先的位置,積極構建面向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工作布局,出臺《關于貫徹落實新時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的實施意見》,推進落實30項工作措施,致力打造能源領域戰略人才力量和重要人才中心。培養壯大“三級三類隊伍”。大力引進外部院士,建設院士、院士后備人才、院士高潛人才三級院士人才梯隊,設立高層次人才引進及特殊支持計劃,持續培養壯大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隊伍。近三年,公司各類各級專家人才隊伍數量增長84.5%,達到8351人。打造協同聯動、能力一流的科研團隊。構建“創新工作網+任務式攻關”運作模式,引入首席研究員(PI)團隊、虛擬團隊、網絡化組織等新型團隊模式。創新拓展人才使用方式,構建科技人才內部流動市場。推動中長期激勵機制“應建盡建”,實現科技型企業實施股權或分紅激勵,鼓勵競爭性業務企業建立健全超額利潤分享機制。
以一流創新生態強實力。自主創新絕不能關起門來搞,南方電網公司堅持開放融合、協作共享,整合內外部創新資源,著力打造良好創新生態,切實發揮產業鏈創新鏈主導作用。積極融入國家創新戰略布局。組建瀾湄國家電力技術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與港澳的大學成立聯合研究院、聯合實驗室,依托國家自然基金委南方電網聯合基金、“海上風電”省企聯合基金、“數字電網”開放基金,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攻關“春雨計劃”,聚焦重大戰略科研方向,牽頭組建一批創新聯合體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加快打造現代產業鏈鏈長。積極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合作建設電力新能源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培育10項包含《專利合作條約》(PCT)專利的高價值專利組合,累計促成183項科技成果掛牌交易;完成央企首單專利開放許可交易簽約。營造自由活力、崇尚誠信的科研氛圍。探索建立公司科技倫理監管機制,實現從基礎研發到產業應用的全過程監管。大力培育弘揚科學家精神,建立鼓勵創新的免責機制和激勵機制。
三、瞄準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全力以赴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黨為國鑄就電力重器,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使我國在重要科技領域成為全球領跑者,在前沿交叉領域成為開拓者,力爭盡早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中央企業加強基礎研究、加強原創技術供給,對于穩定經濟大局和促進國家科技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南方電網公司堅持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把科技創新作為“頭號任務”,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聚焦前沿核心技術打造一批“獨門絕技”,有力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南方電網公司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主動承擔國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打造原創技術、“獨門絕技”。研發國內首款基于國產指令架構、國產內核的電力專用主控芯片“伏羲”并實現量產,入選央企十大國之重器,相關專利獲得中國專利金獎。研制世界首臺輸電級超導直流限流器并率先投入運行,實現從核心材料到關鍵部件的全國產化,實現國際上首次示范運行,國內首條10千伏三相同軸高溫交流超導電纜在深圳成功投產。推動可變速抽水蓄能機組、兆瓦級波浪能發電裝置等關鍵軟件與裝置研制,填補相關技術方向空白,提升我國供應鏈產業鏈的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能源電力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切實提升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效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關鍵。南方電網公司加強對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率先發布服務碳達峰碳中和、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研究成果和專項方案,率先制定新型電力系統技術標準行動路線圖。在全球首次提出建設數字電網,并將其作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關鍵載體,推進電網數字化、服務數字化、運營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推動源網荷儲各環節共建新型電力系統、共創數字經濟價值,積極創造“瓦特”和“比特”產業雙向互動、富有活力的“電碳生態”。在業內率先開展5G融合應用。創新高效節能設備及技術,通過數智賦能,推動能源產業鏈綠色化低碳化,把科技、智能、大數據打造成電網節能的新名片。同時,深刻把握新型電力系統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積極主動在新型電力系統、數字電網、新型儲能、電碳耦合等領域進行超前布局。
持續鞏固和擴大我國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的世界領先地位,有力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特高壓技術是中國引領全球的電力名片。南方電網公司深入推進西電東送戰略,建成“八條交流、十一條直流”的西電東送大通道,送電規模超5800萬千瓦,打造了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復雜的交直流混聯電網,開創了從±500千伏到±800千伏,從直流、柔性直流再到特高壓柔性直流的新時代,牢牢占據世界直流技術和工程實踐制高點。建成世界首條±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云廣直流工程,創32項世界第一,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建成投運世界首個特高壓柔性直流工程——昆柳龍直流工程,創19項世界第一,實現了關鍵設備器件國產化和對進口產品的全場景替代。自主研發了我國首臺特高壓柔性直流穿墻套管產品,突破國外的技術封鎖,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技術空白。
基本建成現代供電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能源電力需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南方電網公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踐行“解放用戶”理念,創新提出VOSA(用戶價值體系、組織能力體系、生態伙伴體系、評價反饋體系)模型,全面構建現代供電服務體系,培育“基礎性+增值性”用電用能新業態,為用戶提供“可靠、便捷、高效、智慧”的服務,推動城鄉供電均等化,助力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實施。不斷優化用電營商環境,深圳、廣州、佛山、東莞入選“獲得電力”標桿城市,粵港澳大灣區供電可靠性國際領先,廣州辦電服務實現“主動辦、線上辦、聯席辦、一次辦”,深圳工業園區供電環境綜合升級改造等典型經驗全國推廣。積極融入服務業新體系,推動用電用能產品多樣化供給、高端化升級,加快建設體系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國際接軌的服務用戶“集大成之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