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鹽城公司讓生態電網筑起“生命鳥巢”
發布時間: 2020-12-15 08:37:29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吳文
報載:最近,大批的候鳥相繼飛抵亞洲最大的沿海淤泥質潮間帶濕地、中國首個濕地世界自然遺產——鹽城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條子泥濕地,國網鹽城供電公司此前把濕地保護區內的架空線路全部入地,在鳥類棲息較多的濕地周圍供電線路沿途搭建人工鳥窩,不但保護了鳥類的生存繁衍,也讓因鳥類導致的線路跳閘次數同比下降98%。
我們知道,生態是鹽城發展最重要的資源、最深厚的底蘊,實施構建“生態+電力”助推生態文明建設,創新探索“生態+電力”發展模式、生活模式,將“生態+電力”建設融入全市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有助于優化社會用能結構,加快鹽城經濟社會生態化發展,全面融入以電為主的城市能源系統發展的各個環節,可以從空間和時間維度,實現電力能源的可持續和綠色發展,通過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文化創新,以及產業轉型、消費模式與生活方式轉變等多種手段,促進城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實現城市生態文明進步。
國網鹽城供電公司為保護生態環境,不新建鐵塔,就在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境內的灘涂上新建了一條385米的電纜隧道,在地下敷設220千伏雙回電纜,工程造價多達2642萬元,實現了濕地保護區內的架空線路全部入地,不僅提高了線路、設備安全運行水平,也為珍禽提供了更為安全的生存空間;同時,在鳥類棲息較多的濕地周圍供電線路沿途搭建人工鳥窩,引導鳥類遠離線路,以解決大型高原飛禽在線路桿塔停歇和筑巢時遭電擊傷害的問題,不但保護了鳥類的生存繁衍,也讓因鳥類導致的線路跳閘次數同比下降98%,降低了運維成本,實現了“電力+生態”的雙贏的理念。
由此,為了鳥類與電網和諧共處,在保護濕地生態的前提下,既要為候鳥提供棲息落腳的地方,又要保障電力線路安全運行,我們學習國網鹽城供電公司的做法,建立“生態+電力”應對鳥類生活的評價指數,不計新建線路的成本代價,用生態電網筑起“生命鳥巢”,實現綠色發展與電網生態互動雙贏,積極為社會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相關新聞:
今年以來,國網鹽城供電公司聯合鹽城市發改委、鹽城市市場監管局,先后簽發了《鹽城市轉供電環節收費政策告知書》和《關于推廣使用“轉供電費碼”的通告》。截至目前,全市共推廣終端用戶使用轉供電費碼5026個,減少10655戶終端用戶年電費支出約2922萬元。
最近,從全國廠務公開協調小組發布《關于表彰2020年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的決定》(國廠開組辦發〔2020〕8號)獲悉,國網鹽城供電公司被授予“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榮譽稱號。這是國網鹽城供電公司成立以來首次獲此殊榮,也成為江蘇省電力公司系統唯一一家獲此榮譽稱號的單位。
最近,國網鹽城供電公司研發的電網輸變電工程前期合規建設審批系統,在江蘇政務服務平臺鹽城市政務審批管理平臺上線。在電力工程審批中,項目負責人只需項目核準、可研批復、環評穩評等電子資料上傳至系統,相關部門就能在線完成審批。此舉實現了電力項目“不見面”辦電審批,貫通了“看得見”的優質服務,同時大大提高了審批效率。
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2018年首屆“江蘇工匠”、2016年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宋紅浩,始終扎根在國網鹽城供電公司鹽都區北蔣供電所,從一名最基層的電工做起,不斷積累學識和技能,宣傳電力安全法規,排查電力設備缺陷,不厭其煩地為客戶答疑解惑,把簡單的工作,反復做、用心做,詮釋了新時代電力產業工人的工匠精神。
在水鄉生長的人,沒有人不知道蘆葦的,它是鄉村最平常的植物了。村莊內外,只要有水或者地勢低洼的地方,到處能看到一片一片的蘆葦。它極普通,就像一粒被農人無意間散落在田野里的種子,靠與自然的抗爭和堅強,沖出凍土層,帶來綠色的暢想,用潔白的蘆花為大地歌唱
國網鹽城供電公司將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對會議精神進行再學習、再傳達,先后召開黨委會、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國網敦煌供電公司積極推廣“網上國網”APP工作, 并指導企業利用該APP,做好“日用電量”“日負荷”等信息查詢功能,和“繳納電費”“查詢余額”“辦理用電”等業務,加強用電分析和管理,助力“抗疫情、保供電、為人民”工作舉措全面落地,讓客戶樂享“無接觸、不見面”的指尖辦電服務。讀來筆者生出許多感慨來。
國網重慶市區供電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隨著解放碑地下30米的環形電力隧道投入運行,解放碑商圈的供電可靠性已達到99.999%,年戶均停電時間不超過5分鐘。同時,年最大負荷由2013年的32.1萬千瓦提升至44.6萬千瓦,增長近四成,可滿足解放碑商圈未來2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用電需求。
山西呂梁供電公司高效對接客戶用電需求,助力企業城市固廢再利用項目,提供客戶經理“一對一”個性化指導和“一站式”系統化服務,力爭實現“每個環節用時少一點,整體報裝進度快一點”的目標,為供區內環保企業發展提供“更優質、更精準、更便捷”的電力服務,捍衛“藍天、碧水、凈土”。讀來筆者不禁生出許多感慨來。
近年來,安徽池州供電公司通過深化光伏扶貧行動等措施,夯實扶貧工作措施,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將多種扶貧措施拆開組合,搭建扶貧“組合套餐”,并推廣到全市其他個貧困村,堅持多點發力,樹立企央形象,為脫貧攻堅工作“添翼”,截至目前,池州市貧困村已全部脫貧出列。讀來筆者生出許多感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