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上海電力黨委堅決貫徹毛偉明董事長在上海調研時提出的要求,緊緊圍繞公司黨組部署,聚焦“發揮黨建引領‘新優勢’”的要求,立足初心始發地,高舉黨建旗幟,在“六個持續用力”上下功夫,扎實開展“基層黨建鞏固提升年”,以“智慧黨建”為抓手,強根鑄魂、聚智慧心、賦能增效,深入開展“學‘四史’、學戰略、講擔當、干精彩”活動,打響“無愧于黨的誕生地”的一流黨建品牌,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的新征程中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
爭做“強根鑄魂”戰略工程落地排頭兵,融入“黨的誕生地”特色
全力打造“七個特色”上海實踐。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領航定向,制訂“貫徹落實臺賬”18類156條。聚焦“具有中國特色”這個戰略根本,融入“黨的誕生地”政治特色、“旗幟領航”理論特色、“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特色、“新時代主人翁意識”文化特色、“工人階級先鋒隊”隊伍特色、“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治理特色和“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發展特色。
全力保障“八大戰略”工程落地。結合慶祝建黨99周年“八個一”活動,358個基層黨支部、6500余名黨員采用“3+N”模式開展“學戰略、講擔當、干精彩”主題黨日活動,各級黨組織書記、黨員干部在聯系點支部帶頭講專題黨課,深入宣傳公司戰略的時代背景、重要意義和豐富內涵。堅持黨建引領、黨旗指引、黨員帶領,主動銜接“五六三”戰略體系、“八大戰略工程”、35項戰略任務、55項具體指標,研究在滬落地“四梁八柱”體系,推動戰略落地落實。
全力服務上海落實“1+3+1”五個國家重大戰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打造匹配上海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一流電網。把“四個最”要求融入“戰平結合”大安全應急體系,建強“黨委-黨支部-共產黨員服務隊-攻堅小組”戰斗力矩陣,全力抓好第三屆進博會、防臺防汛抗大災等保電工作。在臨港新片區推動“能源大腦”融入“智慧大腦”,打造城市能源互聯網升級示范“三個樣板”,推動實現“九個領先”。優化電力營商環境FREE3.0“五新五優”新舉措,助推“獲得電力”保位進十。
爭做“四史”學習教育排頭兵,鞏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
聚焦“學思踐悟”,做實載體抓手。貫徹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精神,結合上海市委要求,落實公司黨組部署,把“四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實抓好,圍繞“學四史、明方向,思內涵、謀發展,踐行動、干精彩,悟精神、塑品牌”細化重點舉措,在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等重要節點持續掀起學習熱潮。
賡續紅色基因,弘揚“三亮”精神。制作《追尋紅色基因源頭》黨課,講好電力紅色故事。把“第一個電業黨支部”紅色源頭精神融入“工人階級重要發源地”隊伍特質,積極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宗旨,大力弘揚“點亮第一盞燈”的首創精神、“點亮萬家燈火”的奉獻精神、“點亮美好生活”的服務精神,全力打造“四心”“四有”黨員干部隊伍。
打響“守護共產黨人精神家園領航燈”品牌。聯合上海紅色文化研究院開展“建黨精神”等課題研究,承辦上海市經信工作黨委和電力板塊11家單位黨委中心組“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主題聯學,配合編制上海市經信產業紅色資源導圖,加快建設以“紅色智慧大腦”為中心、“初心·使命”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企業文化展示廳為載體的“三位一體”黨性教育陣地。
爭做高質量黨建排頭兵,創新智慧黨建新實踐
突出“基層貫通”,建設“一云一網一中臺”紅色智慧大腦。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借鑒上海智慧城市大腦“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理念,創新建設駐滬央企首家智慧黨建中心,實現“一屏觀黨建,一網聚人心”的效果。著力強化組織覆蓋、織密“一張網”,貫通34個基層智慧黨建分中心,讓358個黨支部個個是堡壘、704個一線班組班班有黨員、23個重大項目現場全部成立臨時項目黨支部。著力破除資源壁壘、匯聚“一朵云”,構建黨建數據云庫,推動黨建數據流、業務流、價值流“三流合一”。著力夯實基層基礎、構建黨建業務“中臺系統”,對黨建重點任務實施量化管控、智能分析研判,輔助黨委決策管理,推動黨建工作“全景看、全息判、全程控、全網動、全面評”。
突出“業務融通”,促進黨建與生產經營價值共創。落實公司黨組深入開展“黨建+”工程實施意見,全面實施“智慧黨建+八大應用生態”工程,推動黨建工作與安全生產等核心業務內嵌融合,讓基層組織和黨員賦能增效,更具活力。迭代開發“智慧黨建+抗疫保電+復工保障”場景應用,精準調配841名黨員支援一線,39支黨員突擊隊參與32個重點項目復工,連續抗疫保電160余天,確保“雙零”目標。按照“迎峰工程優先、營商環境優先、民生工程優先”原則,調配保障特斯拉等重點企業有序復工。
突出“人心相通”,實施正人心、通人心、知人心、聚人心、勵人心“五心”工程。堅持“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聚焦上海“五個人人”(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人人都能有序參與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質生活、人人都能切實感受溫度、人人都能擁有歸屬認同)城市愿景,深化“五心”工程。創新提出“四感兩度”慧心指數(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歸屬感;業績貢獻度、測評滿意度),利用大數據開展員工思想動態調研。構建智慧黨建“精神長廊”,編制2批“抗疫群英譜”,涌現出“金山小湯山建設鐵人”蔣陳忠等一批抗疫典型。今年以來,運用智慧黨建聯學平臺,開展“黨徽最閃耀、勞動最光榮、青春最美麗”等線上直播活動16次,承辦上海市經信系統2020年發展對象培訓工作,取得良好反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