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能替代對于能源清潔化發展意義重大
發布時間: 2020-07-01 08:44:06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吳文
報載:近年來,我國北方地區逐步推進“煤改電”等清潔取暖項目建設,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塵等有害物質的排放,助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PM2.5濃度為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優良天數比例為53.2%。
研究表明,我國PM2.5排放源中,超過一半來自煤炭和石油消費。大量煤炭未經洗選戒者潔凈處理就直接用于燃燒,出于經濟性原因,很多農戶燃燒劣質煤和洗煤后的泥煤,對環境質量影響更為嚴重。而電能是清潔、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實施各類電能替代,是提高電煤比重、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減少大氣污染的重要舉措,對于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落實國家能源戰略、促進能源清潔化發展意義重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回顧2019年和今年以來工作時指出,要持續推進污染防治戰,繼續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總體改善生態環境。
特高壓等能源基礎設施有利于提高能源資源大范圍配置能力和供給能力,促進能源結構調整和清潔低碳發展。目前,國家電網已建成投運“十一交十一直”特高壓工程,今年將加快推進雅中—江西、青海—河南等特高壓工程建設;新技術也在為清潔低碳的能源轉型提檔加速,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投產后,每年可向北京地區輸送約225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節約標準煤78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040萬噸;隨著新一輪能源技術革命的推進,更多的一次能源將轉化為電能,輸送到負荷中心,有效替代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費。
由此,電能替代是解決能源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在能源轉型和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國家電網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要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氣、電力產供銷體系,這樣才能有助于減少環境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和經濟性,才能有助于調整能源結構、消納清潔能源,進而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

相關新聞:
6月28日,南充三環電子有限公司13臺電窯爐正式投入運行,新增容量3548千瓦,預計年用電量達3000萬千瓦時。
為了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目前,國網平昌縣供電公司深入推進電能替代工程以電能替代技術助力種植、養殖等農業企業發展。
6月12日,冀北秦皇島供電公司市場開拓團隊來到盧龍縣紅薯種植基地現場協助客戶檢查電熱薯炕使用情況,因地制宜為客戶提出進一步電育秧等改進建議。
電力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供電企業在保障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復工復產、節能減排工作,落實‘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的發展戰略,大力推動電窯爐、電鍋爐、熱泵、電蓄冷、電采暖等電能替代工作成為了國網電力每個人的必行之作了。
6月1日,記者從青海海西供電公司獲悉,近年來海西供電公司積極推廣電能替代項目,通過在青海都蘭縣諾木洪農場實施首個枸杞電烘干試點項目,為枸杞加工企業提供能效評估、節能改造及生產運行狀況分析,幫助客戶做好用電節能減排服務,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目前已完成19家燃煤枸杞烘干廠推廣,示范效應明顯。
5月31日,國網霞浦供電公司營銷部和柏洋供電所黨員服務隊一起來到柏洋鄉洋里村云羅山茶廠,了解企業用電情況,推廣電能替代,推動柏洋鄉茶企產業發展,助力當地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
5月16日,在德江縣楠桿鄉楠桿原湯牛肉館,銅仁德江供電局正在實施“電能替代”工程,助力客戶降耗又環保。
5月7日,國網壽寧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營銷部一行主動上門走訪縣茶葉局,了解“電能替代”電制茶覆蓋率,征求用電需求意見和建議。
云南電網公司將深挖各領域電能替代潛力,推進終端用能清潔化轉型,計劃今年全年實現電能替代電量33億千瓦時,助力清潔能源消納和打好藍天保衛戰。
今年,廣東電網公司將持續加大電能替代推廣,發揮電網服務綠色能源平臺作用,計劃全年實現電能替代電量159億千瓦時,全年新增納入統計電能替代項目不低于23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