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逾齡資產變現售后回租資源
發布時間: 2020-06-10 08:38:27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吳文
報載:最近,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圓滿完成了今年第二批逾齡資產融資性售后回租評估工作,共盤查出正常運行的422條逾齡線路,已梳理279項11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輸電線路逾齡資產,共涉及逾齡資產原值66.49億元,回籠建設資金40.12億元。
所謂逾齡資產,簡單而言,就是已提足折舊的并且按照現行會計準則、會計制度規定已超過折舊年限,但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固定資產按照預計使用年限已計提完折舊,但企業考慮其經濟性和實物狀態等因素,仍會繼續使用。比如,在電力生產建設過程中,輸電線路的財務折舊年限為12年,但實際使用中存在折舊年限到期但仍可正常運行的輸電線路,以往的做法是報廢處置或者放置不管。
電網企業由于固定資產數量大、種類多、價值高,且分布廣泛、層次復雜,不同管理部門對固定資產的管理相互脫節的現象較為嚴重,導致固定資產數據分散,口徑不一,各級管理層無法準確掌握固定資產狀況。浙江電力樹立“節約的能源是最清潔的能源,節省的投資是最高效的投資,喚醒的資源是最優質的資源”3個理念,預計到今年年底,浙江電力逾齡資產原值將達上千億元,占固定資產原值總規模的20%,預計未來5年逾齡資產年均增長率達5%。
當前,受新一輪輸配電價核價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浙江電力面臨電價、電量“雙降”的不利局面,處理好投資能力下降與高質量發展的關系,探索開放開源的科學經營模式,聚集各方力量、用好各方資源,從挖掘資產資源價值出發,在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內首家創新開展了逾齡資產融資性售后回租工作,讓“沉睡”的資源“蘇醒”,深化提質增效,變身增收活水。此前,浙江電力已完成第一批137項逾齡資產的售后回租工作,回籠資金15.8億元。
由此,逾齡資產融資性售后回租作為一種適應性較廣泛的創新型融資租賃方式,是推進產融協同的重要舉措。我們要緊緊圍繞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戰略目標,大力推進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加強運營管控,深化產融協同,促進存量資源價值釋放,助推資本升級和產業升級,變現售后回租資源。

相關新聞:
6月1日,浙江寧波供電公司財務部預算專職蔡永自在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預算大數據管控平臺查看本單位費用事項預算執行進度時說。
5月2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三墩鎮,隨著工作人員完成最后一個感知設備的安裝,杭州電網220千伏天窯線增容裝置的安裝和調試工作完成。通過安裝小型集成在線監測裝置,實現線路狀態實時評估,動態調整線路載流限額,天窯線預計可提升載流能力17萬千瓦,輸送能力提升25%。
5月19日從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推出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實施“陽光業擴”服務工作十項舉措,為“獲得電力”提速再加碼,打造“國內領跑、國際領先”的“獲得電力”浙江樣板。
5月13日,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召開2020年第二次安全生產委員會會議,推動安全專題學習開展,強化員工安全生產意識,確保安全生產局面穩定。
5月11日,從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在“網上國網”APP開發推出的轉供電費碼已在全省范圍內推廣應用。
4月22日,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圓滿完成今年第二批逾齡資產融資性售后回租評估工作,涉及逾齡資產原值42.7億元,評估凈值25.04億元。
4月17日,浙江杭州供電公司財務部員工張智偉在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中開展杭州境內37條輸電線路售后回租的財務資產卡片創建和資產起租流程,直接回籠資金5.14億元,率先完成省內融資性售后回租試點工作。
近年來,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健全“強前端、大后臺”電能替代工作體系,建立標準化全業務流程,組織編制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明確工作職責、工作標準及目標任務,將電能替代與業擴報裝、用電檢查等專業崗位有機結合,實現電能替代市場開拓常態化、規范化、系統化。
4月16日,浙江海鹽縣供電公司員工蔣躍良到通元鎮雪水港村開展安全用電檢查。村民許衛東碰到他,夸起自家新裝的電灶:“用上這個就沒有煙熏著了,方便又節能?!?/div>
4月14日,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通過公網首次采用5G網絡接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0年全面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項目集中聯動開工視頻會議。該公司通過5G模式傳輸高清視頻會議,實現與主會場的接入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