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山西省霍州市師莊鄉馮南垣村村民忙著準備春耕春播。與馮南垣村村民一樣,去年秋天遭遇罕見暴雨災害的山西33.27萬戶受災群眾都度過了一個溫暖亮堂的冬天,迎來了美好的春天。
2021年10月份,山西省遭遇歷史上最強秋汛,大部分地區降雨量創歷史最高紀錄,37條河流發生洪水災害。強降雨導致多地接連發生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多座城市內澇嚴重,受災區域電力設施受損嚴重。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建立健全災后重建供電保障機制,形成“統一指揮、內外聯動、分步分區實施”的工作模式,扎實推進災后重建工作,確保33.27萬戶受災群眾溫暖過冬、亮堂過年、安心春耕。
強降雨發生后,山西全省11個地市有8個地市受災,522條10千伏配電線路、7920個臺區停運,停運設備多、影響范圍廣,給搶修工作帶來壓力。而且受災地區10千伏線路平均聯絡率僅為35%,電網互聯互供水平較低,影響了用電負荷轉移能力,給地區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挑戰。
2021年10月份以來,國網山西電力建立起內外聯動工作模式,與山西省應急管理廳等政府部門建立定期會商機制,實現受災人數、基礎設施受損情況等災區信息共享共用。該公司組織設備、營銷等14個專業骨干人員成立災后重建工作專班,結合臨汾、運城等8個受災城市特點開展災情研判及應對策略分析;建立縣供電公司分片包戶機制,派出縣供電公司負責人下沉到鄉鎮,梳理出11類設備問題,形成災后重建任務臺賬。該公司還強化問題閉環整改流程,發放工作提示單、督辦單73份,協調解決107項供電設施災后重建過程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國網山西電力克服困難,在今年春節前完成了受災地區客戶回遷配套電力工程建設任務。
在供電設施災后恢復重建過程中,國網山西電力加強電網基礎設施建設,結合黃土高原地質特點,制訂電網防汛抗災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明確了加強防汛監測預警、增強配網負荷轉供能力等18項措施,進一步提升電網安全運行和應急保障水平。該公司還開展受災城市配電網抗災能力專項評估,設置10億元專項資金用于災區電網重建工作,圍繞受災恢復、網架提升等4個方面進行項目儲備,完成325項供電設施災后重建項目可研批復。
供電設施災后恢復重建期正值迎峰度冬,供電形勢嚴峻。國網山西電力強化災區供暖負荷管控,開展“暖冬問診”專項行動,組織44支共產黨員服務隊對災區回遷客戶供電設施開展拉網式排查,解決517項房屋重建、修繕相關的用電問題,同時依托配電網可視化平臺加強“煤改電”供電設備運行監測,提前治理三相不平衡、重過載等問題。該公司還建立了網格化搶修機制,設置504個搶修駐點,配備應急發電車、發電機137臺,根據受災輕重緩急合理分配搶修資源,保障居民可靠用電。(趙亞男、程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