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浙江華電器材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浙江華電研究院”)創新工作室揭牌成立。該工作室強化創新資源統籌,探索實施技術專家專職攻關與多學科技術骨干柔性參與的工作模式,致力于提高科技創新投入產出效率。
作為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浙江華電研究院主要開展電力產品質量檢測、標準化研究、檢測設備研發等工作。自2022年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范企業”以來,該院堅持科技創新和機制改革“雙輪驅動”,持續做精做專電力產品質量檢測與技術服務,近三年利潤總額增長率均超10%。在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科改行動”2023年度專項考核中,浙江華電研究院獲評“優秀”。
科改深化 成果轉化加速跑
6月7日,在紹興110千伏融灣變電站,浙江華電研究院電力器材研究所聯合紹興供電公司順利完成了環保型絕緣氣體檢測、回收利用的現場試驗工作。該院牽頭承擔的“環保型絕緣氣體檢測、回收利用技術集成應用示范”項目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現代電力工業環保型絕緣氣體NQI關鍵技術集成應用示范”的子課題。本次試驗拓展了該技術的應用場景,有助于促進相關產業的技術升級和綠色轉型。
“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開展創新研發,一旦有新的技術突破,我們就會努力謀求技術轉化及應用,暢通成果產出與轉化通道,推動成果落地應用。”浙江華電研究院電力器材研究所所長吳芳芳說。
近年來,浙江華電研究院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首要位置,依托浙江省重點實驗室、國網浙江電力科技創新團隊等,針對性開展科技項目攻關,牽頭完成浙江省政府“電力裝備智能檢測及診斷技術創新團隊”項目,承擔或參與了“環保型絕緣氣體組分新型檢測技術研究”“環保型絕緣氣體計量技術研究”等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子課題的研究工作。同時,為了讓技術走出實驗室,浙江華電研究院探索建立產研融合協同發展機制,打造集成產品開發模式,促進項目研究專利化、專利成果標準化、標準成果產業化。
2022年以來,浙江華電研究院4項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該院研發的絕緣氣體特征組分檢測分析儀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檢測裝備創新產品目錄(第一批),并逐步應用到我國超高壓、特高壓工程建設中。2023年,該院開展7項創新技術的成果轉化工作,累計凈收益超300萬元。
編制標準 驅動品牌價值提升
1月中旬,浙江華電研究院員工來到位于黑龍江省漠河市的國網高緯度極寒野外觀察站(漠河),開展極寒氣候條件技術參數驗證試驗。本次試驗驗證了該院主導編制的ISO 5102、ISO 11671國際標準的核心技術參數,重點驗證了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架構在極寒條件下承受沖擊動荷載、部件間黏合可靠性、耐受電壓能力等安全性能。
浙江華電研究院盤活企業資源,推進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融互促,加強關鍵優勢技術領域的標準研究,推動該院科技成果向技術標準轉化。此外,該院還積極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工作,提升我國國際標準制定話語權和影響力。
2023年11月,第二屆IEEE PES輸配電技術委員會(中國)輸配電檢測試驗技術分委會秘書處落戶浙江華電研究院。輸配電檢測試驗技術分委會主要圍繞研究創新、學術交流、標準制定及技術咨詢服務等開展相關工作。分委會秘書處在浙江華電研究院落戶,意味著該院在輸電、配電檢測試驗國際標準研究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
2021年10月起,浙江華電研究院開始運營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首家標準化研究所浙江電力標準化研究所,截至目前,已有1個國際標準分委會秘書處、3個國際標準工作組、1個省標委會秘書處和1個行業標委會秘書處落戶該院。該院累計主導制定國際標準8項、參與制定國際標準3項,主持及參與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共50項。
完善機制 挖掘人才創新潛能
年初,浙江華電研究院電力器材研究所材料組副組長謝聲益查看該院的電子公示欄信息時,發現自己的科技積分增加了2分。這項積分增加源于他牽頭申報的國家電網公司實驗室成功獲批。
2023年8月,浙江華電研究院開始實施科技積分制。通過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申請專利、參與國家科技項目、申報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參與制定國際標準等方式,該院員工可以獲得相應的科技積分。積分與個人晉升、評先評優、獎金獲取等直接掛鉤。“多元化的積分來源,不僅能激勵員工提升自身科研能力,也讓單位的科研氛圍更濃厚了。”該院技術質保部副主任李志說。
“小積分”激活科創“大能量”。在2023年度科技積分評定工作中,浙江華電研究院對積分排名前40名的員工進行了表彰,并給予他們現金獎勵。
為了進一步提高人力資源利用率,破解核心能力難以匹配高強度業務量增長和經營指標逐年遞增的發展難題,浙江華電研究院充分挖掘員工的科研創新潛能,制訂了基于市場化導向的中長期激勵機制,即“項目收益分紅”制。“項目收益分紅”制打破了原先單一的績效激勵機制,對滿足激勵獎勵條件的項目,以立項級別、項目進度及貢獻度為主要考核指標,對項目研發團隊及突出貢獻者予以差異化激勵,激發核心技術骨干的工作積極性和價值創造力。
截至2023年年底,浙江華電研究院“項目收益分紅”制的受益人數達56人次。(賈瑞雪 邵敏敏 張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