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網 > 企業管理

    國網福建電力公司探索構建符合地方發展特點的電力市場機制

    國家電網報發布時間:2024-07-23 16:09:55  作者:林梅妹 林麗平

      6月1~7日,福建省雙邊電力現貨市場開展第二次結算試運行。這次試運行構建了“日前現貨市場+實時現貨市場”,以社會福利最大化為目標,統籌省內所有統調發電企業參與市場出清,實現發電、用戶兩側經營主體全覆蓋。


    6月26日,福建電力交易中心開展“走進電力交易中心”開放日活動。

      近年來,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緊密圍繞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探索構建符合福建發展特點的電力市場機制,加快融入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助推電能大范圍優化配置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立足區位優勢 推進省間電力互濟交易

      5月11日起,福建電網連續10天通過閩粵聯網工程,以200萬千瓦滿功率輸電能力向廣東電網送電,有力支撐廣東應對夏季負荷高峰。

      福建入夏較廣東晚一些,兩省電力負荷特性具有互補性。國網福建電力充分發揮兩省電力資源互濟優勢,開展省間電力互濟交易,服務迎峰度夏電力保供。

      近年來,國網福建電力立足福建地處東南沿海的區位優勢,加快打造“四方互聯”電力樞紐,推動建設東南清潔能源大樞紐,融入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發揮電網平臺作用,打造福建特色電力市場體系,確保福建電力市場體系與全國電力市場體系協同運行、開放融合。

      國網福建電力積極推進省間電力交易,在與華東電網常態化開展電力交易的基礎上,通過閩粵聯網工程實現與南方電網的常態化省間電力互濟交易,提高福建、廣東電網的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和經濟運行水平。

      2023年,福建分別與廣東、浙江、上海、安徽等省份簽訂政府間協議,提前鎖定電力外送空間;按多月、月、周開展外送電交易,及時高效響應外省購電需求;推動建立跨省外送可中斷交易機制,累計達成多月可中斷跨省外送電交易電量106.13億千瓦時。2023年,福建外送電量達197.64億千瓦時。

      為拓展省間交易規模,國網福建電力常態化收集周邊省份電力需求、研判供需形勢,設計差異化交易品種并配套修訂交易規則,積極參與全國和華東電力市場交易。年初以來,國網福建電力根據省內電源投產情況和電力電量富余情況,對接周邊省份需求,推動電力電量穩定外送。目前,該公司已達成全年外送交易電量237億千瓦時,創福建外送電量成交最高紀錄;截至6月底,完成外送電量132.1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8.41%,為福建同期外送電量最高值。

      利用市場手段 提升新能源電量消納能力

      2023年,福建新能源發電裝機、發電量占比為20.1%、8.7%,預計到2030年將達30%、20%,新能源將逐步成為全省裝機、發電量主體。

      國網福建電力調控中心計劃處處長余秀月介紹:“隨著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和電量滲透率的提升,電量消納將由保障性收購為主的模式向以市場化交易主導的市場轉變。需要加快建立適應新能源跨越式增長的交易機制,不斷擴大市場主體范圍,利用市場化手段提高電網對高比例新能源的消納和調控能力。”

      為此,福建加快構建“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體系,完善中長期、現貨和輔助服務市場以及容量補償機制,逐步實現全時序、多品種、各類市場協同運作,推動新能源發電項目進入市場,助力電量全額消納。

      隨著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快速推進,當前中長期交易以年度、月度和月內定期開市的電能量交易模式難以銜接現貨交易的組織方式、交易頻次。福建積極探索,不斷提升中長期交易靈活性,促進中長期交易和現貨交易的統籌銜接。

      2023年4月26日,福建電力交易中心啟動與福建省雙邊電力現貨市場第二階段調電不結算相適應的中長期分時段模擬交易,為推動建立福建中長期分時段交易機制、加快中長期與現貨市場建設提供有力支撐。該中心構建“年度-月度-月內-多日”多時間尺度的中長期交易品種體系,探索開展分時段連續交易,并于現貨結算試運行期間實現按工作日連續開市,推動中長期交易從“電量型”向“電力型”交易模式轉變。

      2019年,福建成為全國首批8家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之一,逐步形成交易品種齊全、功能完善的電力市場體系,交易品種涵蓋電能量交易和輔助服務交易。

      多元市場主體的加入和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的不斷增長,為電力現貨市場的建設帶來了挑戰。發電側單邊現貨市場模式下,現貨價格尚未傳導至用戶側,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市場建設。余秀月介紹:“現貨市場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競價上網’,形成反映供需和成本的分時電價信號, 激勵發電企業優化生產方式。福建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密切結合福建省清潔能源發電占比高等特點,引入用戶側主體參與電力現貨市場交易,推動電力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

      2020年8月18日,福建電力現貨市場正式轉入不間斷結算試運行;2023年,構建以“日前現貨市場+實時平衡機制”集中優化為核心的雙邊電力現貨市場體系,實現全省發電、用電側參加電力現貨市場優化出清,現貨價格向用戶側傳導;2024年,進一步深化雙邊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將實時平衡機制調整為實時現貨市場。同時,福建持續完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針對新能源發電出力的特性,優化調峰、調頻交易品種,2022年9月引入可調節負荷參與調峰輔助服務交易,近3年連續開展年度削峰型需求響應交易,邁出了需求響應市場化轉型的第一步。

      協助完善電價體系 助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2021年起,國網福建電力以打造“三大三先”省級高質量發展示范電網為目標,高標推進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建設。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不斷深入,電力商品價值逐步向電能量價值、靈活性價值、可靠性價值、綠色環境價值等維度轉變,同時也帶來了輔助服務費分攤機制有待完善等一系列問題。

      福建探索構建科學合理的成本疏導機制,完善各環節電價形成和傳導機制,建立發電容量補償機制和容量市場,助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2023年,福建適時修訂完善輔助服務規則,采用市場化機制進一步調動發電、用電側參與系統調節的積極性。國網福建電力助推建立健全輔助服務市場的成本分攤和利益共享機制,遵循“誰提供、誰獲利,誰受益、誰承擔”原則,修訂調頻、調峰輔助服務細則;協助政府優化分時電價政策,將尖峰電價收益作為需求響應補貼資金來源,調動市場主體響應積極性。

      今年1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通知》,對煤電實行兩部制電價政策。國網福建電力配合政府相關部門明確應納入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機組2937.2萬千瓦,規范煤電機組最大出力申報、認定及考核工作,通過廣泛宣傳、分類指導,實現煤電容量電價機制在批零市場平穩落地,向全省工商業用戶有效傳導。

      擴大綠電綠證交易規模是完善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電價體系的重要舉措之一。在福建電力交易中心的推動下,福建電力市場2023年成交綠電電量7.6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9%;成交綠證22.7萬張,同比增長1220%。

      福建電力交易中心立足福建海上風力資源優越的特點,積極推動省內海上風電參與綠電交易。今年4月,福建省平價集中式海上風電項目獲批參與綠電交易,這是該省海上風電首次參與綠電交易。目前,福建綠電市場已陸續引入補貼到期的陸上風電項目、平價海上風電和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以市場化方式促進新能源電量更高效消納。(林梅妹 林麗平)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