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古岳峰鎮腰塘村村民馬光榮合上開關,清水從水管中流入稻田。就在8月中旬,他還在為稻田缺水的事著急。當時,他跑了趟村委會,在“村電共治”登記本上寫下了“為稻田灌溉,申請動力電”幾個字。村委會委員看到申請后,立即告知淥口區供電公司王十萬供電所。沒多久,王十萬供電所員工就來到腰塘村,為馬光榮家的稻田接通了灌溉用的動力電。
年初以來,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為提升農村供電服務能力,與株洲市政府試點聯合打造“村電共治”服務模式,把供電服務嵌入村委會常態化管理當中。目前,“村電共治”株洲試點工作正順利推進。
政企聯合推進“村電共治”
“村電共治”服務模式的構想還得從今年年初湖南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說起。
今年年初,國網湖南電力黨委在全省范圍內部署春節保供電上門服務專項行動,組織各供電所與鄉鎮政府、村委會結成對子,共同派人以“爬樓”“敲門”的方式逐戶宣傳節約用電知識,及時告知客戶故障排除情況。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期間,在各村村委會的配合下,供電員工迅速開展抗冰保電行動,短時間內完成了故障線路的搶修復電工作。供電所與各村村委會之間的聯系得到加強。
專項行動結束后,國網湖南電力拓展思維,推動供電所與鄉鎮(街道)、村(社區)開展廣泛合作,計劃把供電服務納入村級綜合服務范疇,助力村級綜合服務站點完善服務功能,并選取試點單位率先推廣“村電共治”服務模式。
株洲供電公司被國網湖南電力選定為推廣“村電共治”服務模式的試點單位。
2月,株洲供電公司經過調研,形成了“村電共治、便民服務”工程專題報告,呈報株洲市委市政府并得到高度肯定。
3月25日,株洲市委將推動“村電共治、便民服務”工程列入市委一號文件。不久后,株洲市委、市政府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村電共治、便民服務”工程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確定在株洲市開展“村電共治、便民服務”工程。
株洲市政府建立了以市政府副秘書長為組長的領導體系,明確由株洲市鄉村振興局負責將“村電共治”工作指標納入各區縣政府、各政府部門鄉村振興業績考核,實現政企在農村地區供電服務領域共建服務機制,共筑服務網絡,共搭服務平臺,共創考評體系。
電力便民服務點讓村民就近辦電
“現在交電費特別方便,時間比過去節省了不少。”8月23日,攸縣鸞山鎮江沖村村民李遠平對江沖村村委會委員兼電力聯絡員洪建東說。李遠平今年72歲,不太會用智能手機,往常交電費都是去供電營業廳。他說,以前交電費跑一趟下來,路費要比電費貴,現在,在離自家幾百米的電力便民服務點就可以交費了。
說起家門口的電力便民服務點,淥口區朱亭鎮天石村村民謝紅軍的體會也很深。年初,謝紅軍新開了一家大型打米廠,新購了7臺打米機和1臺抽水機,用電需求猛增。
4月8日,謝紅軍到設在天石村村委會的電力便民服務點咨詢如何申請增容。第二天,朱亭供電所客戶經理夏建高和淥口區供電公司前期規劃專責唐旻翔就來到謝紅軍家了解用電需求,并制訂供電方案,還向他介紹天石村正在開展農網鞏固提升工程。十幾個工作日后,供電所為謝紅軍的打米廠完成了增容。
“無論我們在用電方面有啥事,只要走幾步路,找到就近的電力便民服務點就能解決,很方便。”謝紅軍說。
株洲供電公司把“村電共治、便民服務”工程列為重點工程,推動區縣供電公司與鄉鎮(街道)簽署合作協議、供電所與村(社區)簽署推進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責任。
截至4月27日,株洲供電公司與107個鄉鎮(街道)、1383個村(社區)簽署協議,電力便民服務點在所有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全部完成授牌。
如今,客戶走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電力便民服務點,就可以申請辦理用電業務,并向電力聯絡員咨詢有關問題。
為了讓電力聯絡員和電力便民服務點的窗口人員熟悉涉電業務,區縣供電公司以鄉鎮為單位,統一組織電力聯絡員和電力便民服務點窗口人員接受培訓,重點講解農村生產生活相關的用電業務。
電力便民服務點的設置充分考慮農村客戶需求,采取與供電所聯動服務的方式,開展農村電網精準診斷分析與規劃。
4月6日,株洲供電公司上線“村電共治服務平臺”。平臺與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屬地服務系統相連,將村民提出的服務需求轉化為線上工單,提升了工單響應效率。
電力聯絡員協助搶修主動服務
“給大家提個醒,當前氣溫越來越高,抗旱抽水要注意用電安全。”8月15日,淥口區淥口鎮漂沙井村黨支部書記張佑清在田間地頭邊走邊大聲對村民說。
張佑清還是漂沙井村的電力聯絡員。他在微信群里了解到電力二十四節氣近期重點工作,便在村里轉上幾圈,提醒村民注意用電安全。自從開展了“村電共治”,他的身份多了好幾個——電力政策宣傳員、電力規劃員、電力山火巡防隊員……“這幾天,我重點做好安全用電宣講工作。”張佑清說。
淦田供電所副所長文志強說:“‘村電共治、便民服務’工程真正在保電工作中實現了動員群眾、組織群眾。”
清明節前夕,株洲供電公司與有關政府部門強化火情信息聯動,建立220千伏輸電線路沿線248個村455個點位的防山火聯動體系,聯系鄉鎮(街道)、村(社區)砍青掃障,開展清明節防山火等專項行動,動員1684人次及時處置火情,同時快速聯動搶修。
“村電共治、便民服務”工程實施過程中,當地村委會不僅發動群眾協助電力搶修,還幫助解決有關矛盾。
“我先栽的樹,你們后架線,憑什么要砍我的樹?”4月初,株洲供電公司計劃建設一條10千伏線路,卻遭到了天元區雷打石鎮蒼霞村一位村民的堅決反對。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蒼霞村黨支部書記李龍飛安排村委會委員出面勸說這位村民。“樹木過高,在雨雪天氣下會引起線路短路、跳閘,影響全村用電。如果有行人經過,可能還會引發事故。”在村委會委員的勸說下,他終于同意修剪自家的20余棵樹木,保障線路安全運行。
自株洲各村(社區)與供電所結對開展“村電共治”以來,株洲供電公司上門服務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群體447次,為316戶客戶建立幫扶檔案。1至8月,株洲供電公司客戶回訪滿意率同比上升5.66個百分點。
目前,國網湖南電力正總結株洲供電公司“村電共治”試點經驗,完善“村電共治”機制,加強與湖南省鄉村振興局等部門的溝通,準備在湖南全省推廣。(王琴 胡欣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