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感知不到停電了,我們的電力供應系統真的越來越強大了。”廣東省中山市御濱名門住戶黃小姐對供電服務大力點贊。
廣東電網公司中山供電局的供電可靠性指標已經連續11年位居全國前十,成績單的背后,是中山供電局堅持以本質供電可靠為目標,持續完善供電可靠性全業務過程管控機制,著力提升配網運維質量,著力減少用戶停電感知,進一步完善網架、設備、系統、服務本質可靠管理機制。
鍛造堅強網架 配電自動化實現向“智能型”升級
“供電可靠性的基礎是一個堅強智能的網架。”中山供電局資產部負責人崔益國介紹道。近年來,該局致力提升網架關鍵指標,加快推進變電站布點,對停電時戶數較多、供電半徑過長、供電用戶過多、單一分段或大支線用戶過多的重過載線路網架進行優化,并加強配網自動化建設,大幅提高自愈覆蓋率及實用化水平。
“我們在101條自愈線路投入過程中,遇到部分設備功能老舊等問題,經過自動化小組多次對‘老大難’線路研究商討,通過與廠家、主站多方溝通,最終攻克了難題。”中山石岐供電分局配電運維班班長廖志強說。石岐供電分局不斷推進以自愈為目的的配網自動化建設,通過智能技術手段盡可能降低故障停電時間,全面提升配電自動化實用化水平。2021年底,非專用線路自愈率達100%,10千伏線路故障后能實現自愈重構。
深化智能運維 設備、系統可靠性常態化提升
2021年,中山供電局實現了配網機巡自動駕駛全覆蓋推進工作,對轄區內所有10千伏架空饋線進行了無人機精細化巡視。通過綜合應用監測傳感器、智能機器人、無人機等科技手段,在該局生產監控指揮中心集中開展輸、變、配電設備的透明化監控、可視化展示,快速鑒別發現故障隱患,提升設備可靠水平。
“落實配網差異化運維機制,加強對故障時戶數前二十及重復停電線路運維管控,由我們資產運營黨支部委員掛點督辦。”中山供電局資產部副經理王東說。該局精準施策,通過掛牌督辦,降低重大停電事件發生次數。狠抓用戶故障出門、電纜附件、雷擊及外力破壞四大故障整治。
另外,該局不斷完善綜合停電過程管控機制,持續抓好年度停電計劃審核,組織分局梳理2021年主配網停電計劃,按照“能帶必帶、能轉必轉、能保必保”、主網設備不造成用戶停電等原則進行審核,計劃停電原則上不允許產生用戶重復停電。
科學管理優化服務 用戶停電“零感知”
中山供電局實施發電車集中存放應急值班機制,由生產監控指揮中心對發電車進行統一調度安排,在提出發電車使用需求后,保證發電車到達現場時間不大于兩小時。同時,建設了發電車統一調度信息系統,實現用車申請、批復的智能化,實現系統自動推送最佳路徑、實時發電顯示等功能,建設發電車調度駕駛艙,提高發電車使用效率。發電車集中存放調配后,應急搶修發電車平均到達現場時間由集中前的2.34小時縮短至現在的0.9小時,大大提升了發電車恢復供電的效率。此外,該局還研究開發發電車不停電接入技術,逐步實現發電車接入及退出,客戶“零感知”。
中山供電局發布了發電車調度工作指引,建立帶電作業全過程管控機制,不停電作業人員從規劃到停電檢修全過程、貫穿式深度介入項目過程。2021年,發電車的“無縫銜接”使全年共減少停電29232時戶,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減少0.85小時,真正實現用戶無感知作業。 (胡家玥 陳敏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