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供電所多業務終端及應用融合試點工作全部結束,正式進入全省推廣實施階段。
國網河南電力在洛陽供電公司等7家地市供電公司試點開展的供電所多業務終端及應用融合工作,初步實現了“六個一”既定目標,即供電所人員利用一個通用終端、一個移動業務中臺、一個現場作業移動應用,現場作業只跑一次、數據只錄一次,讓客戶辦理低壓新裝、增容等22項業務一次都不跑。
“這不僅解決了移動應用多頭重復建設、一崗位多應用、營配業務數據不貫通等問題,還減輕了基層員工的工作負擔,提升了供電服務水平。”國網河南電力科技互聯網部負責人表示。
過去,國網河南電力供電所現場作業主要依托營銷業務應用等5個信息系統,借助客戶代表等4個移動應用及相關移動終端開展,雖然可以滿足日常工作需要,但移動終端種類不一、維護費時費力、移動應用易用性欠佳等不足逐漸顯現。
今年3月初,國網河南電力基于全面提升一線員工智能化作業水平的目的,從升級完善移動終端等相關軟硬件入手,啟動了供電所多業務終端及應用融合工作。
國網河南電力使用定制手機作為通用移動終端,在確保網絡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將各個專業的多項移動作業功能向該終端遷移、整合,并探索“通用移動終端+專用背夾”新模式。新的移動終端與原有終端相比,新增了語音、拍照等錄入方式,在性能、續航能力、易用性等方面均有顯著提升。
國網河南電力還將原來4個移動應用上的38項功能融合成16項業務微應用場景,最終聚合為1個移動應用——“融e通”。該移動應用可滿足供電所人員42項應用需求,減少了重復登錄等操作。新的移動應用兼容新舊移動終端,具備一鍵生成供電方案、臺區線損在線預警等功能。
在數據管理方面,國網河南電力建成了基于華為云的“移動業務中臺”,打通了營業、計量、運檢專業間的數據壁壘,優化了數據治理流程。以此為基礎,以往需層層下達的異動問題可通過移動終端直接推送給供電服務員工。
在做好硬件、軟件等方面準備后,6月下旬,國網河南電力先后在伊川縣、蘭考縣供電公司及7家地市供電公司試點應用移動終端、現場作業移動應用和移動業務中臺。
“平時現場作業需要操作計量、運檢、營銷3個專業的終端設備,軟件多而復雜。新的終端和‘融e通’應用實用、好用。原本一天只能處理10個供電服務工單,現在可以完成20個。服務響應更及時,投訴也減少了。”伊川縣供電公司平等供電所員工黃會站介紹。
依托一臺終端、一個應用,供電服務員工從被動響應變為主動運維,可隨時發起任務工單,修正客戶和設備檔案信息,開展營配貫通數據核查,真正實現現場作業只跑一次、數據一處錄入處處應用。自6月下旬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試點單位每日平均派單數量同比降低14.4%,試點期間投訴總量同比降低50%,現場作業效率和客戶服務滿意度顯著提升。
同時,國網河南電力不斷升級完善“融e通”,新研發上線了臺區線損助手、配網資源運維等微應用,實現了人臉識別登錄、語音識別錄入、電子合同簽訂、線損異常預警分析等功能。
目前,供電所多業務終端及應用融合工作已在河南省18個地市供電公司全面鋪開。國網河南電力將加快通用移動終端及相關外設的配發速度,力爭10月底前實現硬件設備全省供電所全覆蓋,年內融合工作全面落地,并做好“融e通”迭代深化工作,優化完善配網資源運維微應用,盡快實現電能表箱表關系智能核查維護等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