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網 > 技術創新

    新疆電力設備用上微能量傳感器解決無人區電力維護“老大難”問題

    天山網發布時間:2023-03-02 11:17:55  作者:陳薔薇

      2月27日,750千伏達吐一線42號桿塔自供能傳感器試運行滿1個月。這意味著全國電力行業首次利用微能量收集技術為電力設施傳感器供能取得成功,真正解決了新疆電網沙漠、戈壁等無人區設備運維受限問題。

      日前,這一項目通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最終驗收。微能量傳感器是利用壓電效應與電磁機電轉換原理,將微能量轉化為傳感器所需電能的供能裝置,實現了傳感器的易部署、自供電、免維護。

      近年來,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電網數字化轉型的推進,對新疆地區的電網智能化運維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此前,電力設備狀態監測主要依賴于自身安裝的微氣象傳感器實現,以太陽能板、小型風力發電機+電池的方式實現供能。

      “由于新疆無人區溫差大、沙塵大等原因,這些傳感器出現壽命短、感知能力不足、運維難度大等問題。為解決這一難題,2020年我們啟動新技術攻關,探索微風、光照、振動、溫差等微能量收集技術在電力領域應用。”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通信檢修中心副主任王鑫說。

      “簡單來說,傳感器不再需要太陽能板和風力發電機了,只需要超級電容+微能量就能實現供能。新設備體積更小,且更能適應新疆無人區天氣,大大減少了運維人員運維次數。”王鑫說。

      目前,微能量傳感器已在新疆達坂城風電場和750千伏達吐一線42號桿塔處試點應用,設備運行穩定、數據回傳準確,有效支撐電廠風電功率預測及輸電線路周邊氣象監測。

      王鑫表示,微能量傳感器首次應用是特殊地理環境下一次新的嘗試和突破,為進一步提升電力設備智能化運維水平提供更多可能性。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將持續優化傳感器自供能裝置,積極推進成果轉化,拓展自供能裝置在更多領域的應用場景,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有效支撐。(記者 陳薔薇)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