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由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牽頭的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科技示范工程“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新能源友好并網、源荷協同技術及關鍵裝備研究”正式啟動。
青海省是我國新能源發電大省,截至2021年年底,青海電網發電裝機容量達4114萬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容量2528萬千瓦,占比達61.4%,清潔能源裝機容量3721萬千瓦,占比達90.45%。隨著清潔能源高速發展,電力系統“雙高”“雙峰”特性日益突出,需要通過科研攻關不斷提高準確預測和辨識電力系統風險的能力,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和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2021年,公司將青海省定為首批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之一。國網青海電力圍繞示范區建設具體需求,重點針對新能源發展過程中作為源端發電責任主體和終端用能消費主體協調互動問題,研究提出典型的源荷互動示范方案,形成“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新能源友好并網、源荷協同技術及關鍵裝備研究”的項目選題。
該項目由國網青海電力牽頭,聯合清華大學、青海大學、南京南瑞繼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高校、企業聯合開展研究。項目共設置5個課題,重點研究新能源作為發展主體背景下的源荷互動模式和評價體系,提出典型的源荷互動示范方案;開展構網型儲能、直流匯集組網、電碳協同管理、園區型綜合能源規劃運行等關鍵技術研究、裝備研制及應用落地工作,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提供關鍵技術、裝備與應用支撐。項目成果形成后,可提升“雙高”特征明顯的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水平,促進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對拉動地方投資、帶動產業鏈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