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奮斗譜寫時代華章。“五一”假期,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統籌安排、精心組織,加強電網穩定管理,強化輸電線路巡檢和設備運維,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各單位干部員工堅守崗位一線,落實落細責任,做好假期應急值班值守,全力滿足人民群眾假期用電需求。
精心值守保安全
“運維人員已到達220千伏東門變電站,請協助開展視頻輔助巡視。”5月1日,國網山東濟南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中心黨員突擊隊隊員朱希松、崔詠梅帶著紅外成像儀等裝備,來到220千伏東門變電站開展全站特巡。
國網山東濟寧供電公司員工在曲阜110千伏苗孔變電站開展設備測溫工作。
國網山東電力全面部署“五一”假期保電工作,組織員工節前特巡輸變配設備,發現缺陷及時處理;提前準備各類搶修物資,確保在應急突發情況下迅速反應、及時消缺;合理安排節日期間電網運行方式,每日負荷預測工作。
“五一”節前,國網山東濟寧供電公司實現了供區34座220千伏變電站、16個重要輸電通道、19條電鐵線路智能監測全覆蓋。在曲阜,21座變電站全部實現輕量化巡視。國網曲阜市供電公司累計部署7臺巡檢無人機、12臺軌道機器人、500余臺高清攝像機,對重點設備開展高頻次、全覆蓋巡視排查。該公司結合設備特性、運行工況和監測數據,差異化制訂巡檢方案,運用“遠程巡視”和“專人排查”相互結合的方式,24小時可視化監拍巡檢,提升節日期間設備運維的精細化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
國網山東淄博供電公司員工在220千伏后水變電站開展夜間巡視。
5月2日上午,江蘇蘇州±800千伏姑蘇換流站內,2臺室外無人機正按照規定航線啟動全站巡視測溫工作。節日期間,姑蘇換流站日輸送電量呈上升趨勢,站內上千類設備巡視點位達1.9萬余個。
國網江蘇超高壓公司員工利用無人機巡視±800千伏姑蘇換流站設備。
姑蘇換流站是國家電網公司數字換流站試點站之一。國網江蘇超高壓公司在站內創新部署“低空高清攝像頭+高空無人機”設備,精準采集設備運行數據,檢查高空設備螺栓、架構有無脫落、銹蝕、發熱等安全隱患;通過數字換流站“智慧大腦”開展設備運行數據分析與故障診斷,實現故障處置準確、高效,保障電力可靠供應。
特巡特護除隱患
5月1日,國網陜西西安供電公司高壓電纜運檢中心員工李軒騏和秦梓軒按計劃開展電纜終端線路330千伏涇玄Ⅰ線的特巡工作。
國網陜西西安供電公司員工在電纜隧道內利用四足機器人巡檢設備。
涇玄Ⅰ線是西安東北部地區重要的電源線路。特巡采用“智能巡檢平臺+多形態機器人集群+大數據分析”的立體化檢測模式。工作人員用手持式紅外測溫儀檢測設備運行溫度;四足巡檢機器人接收巡檢指令,對電纜線路本體、中間接頭等重點部位開展全方位檢測;懸掛在墻壁上的軌道式機器人借助氣體、溫濕度、距離等多種傳感器,實時監測隧道內環境狀況,確保電網安全可靠運行。
國網福建廈門供電公司員工在集美跨海大橋海域開展海底電纜無人艇巡檢。
據中央氣象臺預測,“五一”假期,福建廈門多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二班成員嚴陣以待,全力保障220千伏春圍Ⅱ線安全可靠運行。該線路包括3.7千米長的海纜和12.8千米長的陸纜。海纜的運維重點是防范外力破壞、監測電纜狀態,陸纜則需要運維專業員工密切關注電纜的絕緣狀況及周圍環境影響。
5月1日,班長孫志鴻在新環島終端站操控海纜智能巡檢無人艇從集美大橋廈門島側出發,向西側海域駛去。這臺無人艇搭載了可見光探頭、水下聲光探測儀等設備,具備一鍵自主巡航、智能避障、遠程控制等功能,能夠根據海纜的位置精準調整航行路線,實時監測海纜運行狀態,詳細探測海纜路徑走向、埋深及周邊地形地貌。與傳統人工巡檢相比,無人艇的巡檢精度更高、范圍更廣,可將春圍Ⅱ線海纜段的單次巡檢時間從6個小時縮短至1個小時。
5月1日,國網河南洛陽伊川縣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人員采用“人巡+機巡”的方式對±800千伏靈紹線開展特巡。該公司建立立體巡檢網絡,利用高精度紅外測溫儀等設備實時排查設備隱患,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國網河南洛陽供電公司員工對±800千伏靈紹線開展特巡。
“五一”假期,國網河南電力全面加強輸變配電設備運維保障,根據設備負載、氣象預警信息等情況,安排專人及時跟蹤記錄在線數據。該公司加強特高壓站、樞紐變電站、重要輸電通道、城市“生命線”等重要設備特巡特護和帶電檢測,做好交通樞紐、旅游景點等重要客戶供電保障。
數智賦能促消納
節日期間,電網調度運行責任重、壓力大。5月2日,在國網浙江電力調度大廳,調度員詹文達通過“電力調度數智駕駛艙”,實時監測當天的各項數據。
為了聚合浙江各地縣的小水電、火電及儲能等分布式能源,國網浙江電力優化電力資源時空配置,高效分解全省消納需求,將可調負荷匹配至合適的儲能站、充電站等。該公司利用人工智能輔助決策功能,協助開展電網調度超前平衡預控,實現地區間協同消納新能源。
國網浙江杭州供電公司員工利用智能電網調度系統開展負荷預測。
國網浙江電力依托自主研發的新一代調度技術支持系統“電力調度數智駕駛艙”,在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網時實時監測負荷變化、機組出力情況,及時生成調度策略,統籌調配各類資源,促進新能源消納,保障電力可靠供應。
國網天津薊州供電公司員工通過智能終端實時監視配網運行情況。
“盤山地區10千伏官游214線路和配電變壓器設備負載數據正常,目前未發生反向重過載情況。”5月1日,在國網天津薊州供電公司新型電力系統中心,配網監控專班正在實時監測各大旅游景區設備運行狀態。
國網薊州供電公司通過“科技賦能+精細管控”模式,借助無人機、紅外測溫等設備對線路進行立體化巡檢;成立配網監控專班,依托配電自動化系統對全域線路實施24小時動態監測,通過智能終端實時監視配網運行情況;建立“自動預警-精準定位-聯動搶修”機制,平均復電時長縮短約1.27小時,顯著提升供電可靠性;實時監測分布式光伏發電情況,精準研判配網反向重過載風險,及時調整運行策略,保障電網穩定運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