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五省(區)發電裝機容量構成
2018年
2022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立足國內多元供應保安全,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著力發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氣、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同步加強能源輸配網絡和儲備設施建設。
南方電網公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充分發揮電網的平臺和紐帶作用,深入推進能源清潔供應,推動構建綠色低碳的能源體系,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堅強電力保障。
十年來,南方區域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增長1.8倍、達2.8億千瓦,非化石能源裝機、發電量占比分別達61%、48%;新能源裝機增長23倍、達1.3億千瓦,首次超過煤電成為五省區第一大電源;海上風電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實現跨越式發展,抽水蓄能裝機突破1000萬千瓦,約占全國四分之一,并網新型儲能裝機超510萬千瓦……南方電網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步伐逐步加快,南方區域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更鮮明。
確??煽糠€定電力供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能源保障和安全事關國計民生,是須臾不可忽視的“國之大者”。南方電網公司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堅決扛牢能源保供責任,以高質量的電網建設支撐可靠穩定的電力供應,全力保障100萬平方公里供電區域內2.72億用電人口的可靠用電。
暢通電力“大動脈”,能源輸送更有保障。南方電網公司全面加強西電東送及各省骨干網架建設,一個個重大工程項目落地實施,各級電網架構不斷優化完善,電力的強有力支撐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源保障。
十年來,南方電網西電東送新增輸電能力超3000萬千瓦,累計送電量達2萬億千瓦時、清潔能源占比超80%??茖W論證西電東送技術發展路線,主動探索直流技術“無人區”,牛從直流雙回、普僑直流、金中直流、新東直流和昆柳龍直流等直流輸電工程建成投產,形成西電東送“八條交流、十一條直流”19條50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西電東送大通道格局,持續提高西電東送主網架的適應性和可靠性,更好支撐跨區域靈活資源互濟和電力供應保障。徹底打通農村供電“最后一公里”,“一步跨千年”的云南獨龍江鄉接入大電網,全面建成廣東目標網架工程,開工建設海南500千伏主網架工程……通過不斷優化完善各級電網架構,為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提供了有力支撐,送電規模超過5800萬千瓦,實現西部地區大規模清潔能源送出,有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建強電網“主骨架”,能源供給更加安全。在南方電網東西跨度近2000公里的供電區域內,水、煤、核、氣、風力、太陽能、生物質能、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等多種電源協調發展。
十年來,南方電網公司充分發揮大電網平臺作用和在能源系統中主要樞紐作用,實現更大范圍、更高效率的資源優化配置,已形成涵蓋風光水火核等多元供應的能源供給體系,建成了全球結構最復雜、技術最先進、清潔電力占比最高的電網之一,并實現長期安全穩定運行,形成安全、穩定、可靠的綠電供給體系。
發揮資源配置作用,推動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南方電網公司立足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高效服務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有序推動主體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轉變。
十年來,南方電網公司利用自身資源及平臺優勢,優化風、光、水、火等多能互補,調動五省區電力互濟能力,充分發揮新型儲能、抽水蓄能等調節手段,最大程度保障新能源消納利用。
2014—2023年,南方五省區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增長4272億千瓦時,達到7685億千瓦,年平均增長率達到9%,發電量占比增長到4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3.7個百分點。南方電網系統調節能力顯著提升,為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更好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當今世界能源正在全面加快轉型,綠色低碳發展提速,能源產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新能源和信息技術緊密融合,能源發展呈現出明顯的低碳化、智能化、多元化、多極化趨勢,生產生活方式正在進入非化石能源主導的嶄新階段。
今年5月,國家能源局遴選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典型案例并編撰形成《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典型案例匯編》,系統展示了廣東深圳虛擬電廠智慧調度運行管理云平臺等綠色能源供給新模式案例。
發揮作用的不僅是虛擬電廠技術,南方電網公司還發揮新型儲能、抽水蓄能等調節手段,全力推動“源網荷儲”協同發力,最大程度保障新能源消納利用,提供高質量的能源保障。
——積極推進傳統電網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南方電網公司牢牢把握作為新型電力系統樞紐平臺這一定位,堅持數字賦能,成立全球首家數字電網研究院,累計投資1.2萬億元建設數字電網,實現線路通道數字化23.8萬公里,220千伏及以上線路無人機巡檢全覆蓋,99.5%變電站實現無人值守,3625座變電站實現智能操作,配電自動化有效覆蓋率93.6%。
——加快推動抽水蓄能、新型儲能有序發展。南方電網抽水蓄能累計裝機突破1000萬千瓦,建成投產清遠抽水蓄能、深圳抽水蓄能、海南瓊中抽水蓄能、梅州抽水蓄能、陽江抽水蓄能電站,加快開展廣西南寧抽水蓄能、廣東肇慶浪江抽水蓄能、廣東惠州中洞抽水蓄能和梅州抽水蓄能梅蓄二期電站建設。創建國家地方共建新型儲能創新中心,推進新型儲能多場景應用,推動南方五省區投產儲能電站126座,投產容量超500萬千瓦。南方電網系統調節能力顯著提升,為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推進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建設,打造綠色低碳發展典范。南方電網公司圍繞新型電力系統清潔低碳等五大特征、多能協同互補等三大形態和電網安全運行等三大挑戰,因地制宜打造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無論是貴州山區的綠色低碳轉型,還是云南大理“好風光”的消納需求,亦或是以深圳為代表的現代化城市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南方電網通過運用數字電網先進技術,提升了系統“可觀、可測、可控”能力,解決新能源消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等問題,打造可落地、可推廣、可持續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模式。
服務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國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展成效顯著,裝機規模穩居全球首位,發電量占比穩步提升。
南方電網積極有力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深入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生態“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著力構建形成以清潔能源為主體的電力安全供給新格局,非化石電源裝機和發電量占比達到世界同等規模電網領先水平,有序推動主體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轉變。
全面提升新能源“可觀、可測、可控”水平。在南方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1200余家新能源場站、4.2萬余個發電機組的數據實時變動,風機的風速、風向,光伏板的輻照度、實際功率等信息一目了然……
南方電網公司建成覆蓋網省地“南方電網新能源調度運行管理平臺”,實現了統調新能源場站的監視全覆蓋,使各類電力資源可感知、可預測、可控制,支撐復雜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目前,南方電網風電、光伏短期預測準確率分別達到85%、91%,可減少數百萬千瓦的調節電源建設。
充分發揮電力交易中心平臺作用。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率先落地,南方電網建成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市場緊密銜接的南方區域電力市場體系并進入試運行,區域現貨市場率先開展全域結算運行,綠電、綠證交易規模不斷擴大,成交量累計突破135億千瓦時、110萬張,達成首批港澳跨境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實現港澳綠證交易“零”突破。
著力提升電網分布式新能源承載力,提升城鄉配電網供電保障能力。主動服務“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和“千家萬戶沐光行動”,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智能電網,打造一批農村分布式微電網示范村、示范戶,服務“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推廣;分類實施電網網架優化提升,開展“整線(成片)提升配網供電質量”標準化治理和城中村專項整治,融入和服務國家區域協調發展大局。
十年來,南方五省區新能源裝機容量保持高速增長。2014—2023年南方五省區新能源裝機增長23倍、達1.3億千瓦,首次超過煤電成為五省區第一大電源。其中2023年南方五省區累計新增新能源裝機規模4872萬千瓦,占新增電源裝機的73.93%,新能源已成為南方區域主要新增電源;風電、光伏發電量增長1481億千瓦時,年平均增長率高達33%;歷年新能源利用率均高于99%,基本實現全額消納。
當前,全球能源供需格局面臨深度調整,積極發展清潔能源,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面對機遇與挑戰,南方電網公司將繼續深入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積極融入全國電力生產力優化布局、發揮電網核心樞紐作用,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促進能源多元供應協調發展,保障大電網與分布式電網安全智能運行,夯實能源電力安全保障基礎,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共同推動美麗中國建設。
南網報記者 黃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