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網 > 焦點新聞

    南方電網公司全力推進數字化轉型和數字電網建設以數字化轉型推進戰略轉型

    南方電網報發布時間:2021-02-02 00:00:00


      中山智能運維示范區生產監控指揮中心。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李志杰 通訊員 譚茂茜 攝


      貴州電網公司凱里供電局通過應用北斗衛星通信模塊,解決了地理條件惡劣、移動通信網絡信號不佳的地方存在的電能數據遠程采集問題。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賴増鵬 通訊員 蔡興文 攝


      廣東電網公司廣州供電局工作人員對裝有5G信號的無人機進行自動巡線調整。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賴増鵬 攝


      2017年8月,臺風“天鴿”來襲,珠海電網受災較重,廣東電網公司機巡作業中心組織多種機型開展勘災工作,為搶修復電計劃的制定提供了數據支撐。 莫默 攝

     

      成立全球首家數字電網研究院,發布全球第一份《數字電網白皮書》,首創“數字電網”理念,推動成立國內首個電力行業數字電網標準化工作組,建成首個數字孿生變電站……

      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國有骨干企業,“十三五”期間,南方電網公司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戰略部署,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在數字電網、數字企業、數字服務和數字產業建設上用勁發力,全力推進數字化轉型和數字電網建設,全面建成云數一體的數字技術平臺,基本形成與數字政府、國家工業互聯網、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互聯互通格局,建立健全數字化運營體制機制,持續提升網絡安全縱深防御、全域防御水平,著力發揮數據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技術+業務”雙驅動成效初顯,較好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

      加強頂層設計系統 謀劃數字化轉型

      “十三五”時期,以新一代數字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滲透,引領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快速變革。在技術革命、數字化生存、國家戰略、能源革命多重浪潮的疊加之下,身處能源行業核心樞紐地位的電網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成大勢所趨。

      推進數字技術與能源行業深度融合,提升人民用電獲得感和滿意度?!笆濉鼻鞍肫?,結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已經在公司成熟應用,多年生產運用積累了大量數據的實際,公司從系統建設、數據治理、網絡安全體系建設、體制機制保障等各方面為后續的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化發展蓄足了力量。

      2019年,公司確定了向智能電網運營商、能源產業價值鏈整合商、能源生態系統服務商轉型的戰略取向,以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戰略,將數字化轉型作為公司戰略轉型的主要路徑。隨即,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孟振平在國資委第20期發表署名文章《把握第四次工業革命歷史機遇以數字化推進電網企業戰略轉型》,凝聚公司數字化轉型共識,正式拉開了公司數字化轉型和數字電網建設序幕。

      公司主要領導掛帥成立數字電網建設領導小組,連續兩年印發實施《公司數字化轉型和數字電網建設行動方案》,明確公司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和方向,對公司數字化轉型和數字電網建設工作作出了方向性、整體性、全局性謀劃,提出開展“4321”工程建設,即建設電網管理平臺、客戶服務平臺、調度運行平臺、企業級運營管控平臺等四大業務平臺,建設南網云平臺、電網數字化平臺、全域物聯網等三大基礎平臺,實現對接國家工業互聯網、對接數字政府及港澳與相關國家利益相關方等兩個對接以建設云化數據中心。印發實施《公司數字化轉型和數字電網建設促進管理及業務變革行動方案》,制定并發布了公司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應用、人工智能等專項規劃。完成了公司數字化轉型和數字電網建設的頂層設計。

      勇當探路者 開創多個先河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堅定不移建設數字中國,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身處能源行業核心樞紐地位的南方電網公司,牽住數字化這一改革創新的“牛鼻子”,率先提出“數字電網”概念,以自我革命的決心,推動電網全面數字化轉型,為數字中國建設和能源革命開辟新路徑。

      2020年11月13日,在深圳前海萬科國際會議中心,南方電網公司發布了全球第一份《數字電網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這是公司自2019年拉開數字化轉型和數字電網建設大幕以來,公司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開創的又一先河。

      與智能電網等概念首先發軔于外國不一樣,南方電網公司提出的“數字電網”是中國首創的理念。行業內沒有可供借鑒的經驗,南方電網公司在數字化轉型方面走出的每一步都是探索。為了給公司生產經營、管理和發展提供全方位數字化支撐與服務,保障公司網絡安全,公司成立了全球首個數字電網研究院;成立了國內能源領域首家互聯網服務公司,統籌內外部資源支撐公司數字化轉型;初步建成了公司首座數字孿生變電站——海南電網220千伏大英山變電站,在數字世界實現了全方位可拆解、可復制、可重復操作的數字為電站鏡像,為人們只需通過電腦就能了解變電站狀態、分析預測問題和精準操作變電站打下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經過公司的大力推動,國內首個電力行業數字電網標準化工作組織——中電聯數字電網標準化工作組成立,聚焦電網智能化、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領域關鍵技術,構建“產學研用”創新生態,組建IEEEPES數字電網技術委員會(中國),把實踐成果上升為國家標準、國際標準,提升我國在世界能源電力發展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為解決過去公司內部經常遇到的數據和信息不清楚有沒有、不知道在哪找、不知道怎么找的“三不”難題,實現了企業內外部數據、信息以及知識的快速檢索。公司開發了自己的搜索引擎“南網智搜”。目前,“南網智搜”整合內外部多源異構數據資源,建立員工、設備、客戶、工單等對象數據5.08億條,收集非結構化文檔1071.6萬個,接入了百度百科、天氣、行業資訊等外部數據資源1.87萬條,全網累計活躍用戶數已達22.4萬個,日均活躍用戶數超過2萬個,累計搜索瀏覽次數為1.2億次。

      構建電網新形態、電網企業新業態和能源產業新生態

      2019年下半年,隨著“用電日歷”功能在“南方電網95598”微信公眾號的上線,用電量精確到天,讓用戶對每日用電量、用電趨勢“了然于胸”。

      數字電網是對電網進行的一次全面的數字化重塑,在數字化賦能下,電網運行更加安全可靠經濟,管理進一步化繁為簡,組織效率大幅提升。以數字化手段提升客戶用電體驗,只是公司數字化轉型和數字電網建設中的一個縮影。

      在客戶服務領域,“互聯網+用電服務”取得新突破。全面整合網廳、掌廳、支付寶、微信等用戶服務渠道,完成互聯網客戶服務平臺升級全網推廣,數字化助力真正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客戶不跑路。如今,公司互聯網平臺注冊用戶已達5143萬人,互聯網用電業務辦理比例達99.4%,客戶想要辦理用電業務,一部智能手機在手,業務咨詢、業擴報裝、賬單查詢等業務都可迅速搞定。廣州、深圳等地更是融合了人臉識別技術、獲取電子簽章、與政務數據形成共享,客戶辦電可“零資料”提交,“一次都不跑”。

      在深圳供電局500千伏鵬城變電站,通過5G大帶寬、低延時網絡,不僅實現了高清數據的實時回傳,還實現了對現場機器人的實時精準操控,從而支撐了變電站巡視、操作等日常業務的無人化、智能化,將效率提升了2.7倍。在供電質量提升方面,通過數字電網建設,南方五省區供電可靠性顯著提升,在全國地市級城市電力可靠性的前十城市中,南方電網公司供電區域城市占了6席并包攬前3名,深圳福田高可靠性示范區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僅0.19分鐘,達到世界頂尖水平,優于紐約曼哈頓。

      在服務社會方面,通過構建復工復產分析應用,實時分析南方五省區3個產業、11個行業用電數據,為識別經濟復蘇程度提供重要依據;開展廣東省制造業指數應用建設,監控全省3.3萬多家制造業中小規模以上企業及600余家地條鋼企業,為廣東省制造業提質增效,科學決策、精準施策提供有效依據;建設散亂污分析應用,通過持續監測、統計和分析,精準排查出30799個“散亂污”場所,為政府部門節約成本約8000萬元。

      ■ 工作亮點

      1.公司連續四年獲得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工作先進單位表彰,獲得國際數據管理協會頒發的2020年度數據治理最佳實踐獎。

      2.南網云平臺統一納管全網2400余臺服務器,支撐千萬級用戶訪問。

      3.公司全域物聯網平臺全面建成,已接入708條輸電線路、1224座變電站、2054座配電房在線監測數據,數據量達16億條。

      4.電網數字化平臺發布1142個電網統一數據模型、開放2217個數據共享服務,上線456項人工智能組件、15項區塊鏈組件、6類數據分析組件,全面支撐376套應用系統穩定運行,實現對579個應用數字化賦能。

      5.公司數據總量已超1.5PB,日增4TB,約為“十三五”初期的90倍。

      6.構建業務共享服務中心,累計完成并開放23大服務庫、277個業務共享服務。

      7.完成全網數據資產盤點,實現4.6萬張表、130萬字段“顆粒入倉”,建立企業級數據資產目錄,涵蓋公司13個數據域、80個數據主題、1802項數據實體。

      8.整合電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資源,已與302家上下游供應商、物流商實現關于合同履約、物流管理等核心業務場景的實時互聯互通。

      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楊彬 通訊員 李波

      ■ 基層案例

      廣西東蘭農村電網邁進智能化

      今年1月6日,寒潮席卷廣西桂西北地區,東蘭縣花香鄉海拔較高的村落部分電力線路出現覆冰。在廣西電網公司河池東蘭供電局長樂供電所辦公樓,副經理廖家浩正在通過農村智能電網監控平臺查看花香鄉坡索村的電流、電壓等數據?!盎ㄏ隳且粠礁?、路險、通訊信號差,巡查線路難度大,自從使用智能監控平臺,大大地減少了維護班組的工作量?!绷渭液普f,現在足不出戶,他就可以通過平臺對電力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自從花香供電片區的坡索、板宇等101個智能臺區完成改造投運,該所的設備運維人員投入同比2019年下降了66%,工作效率也有了顯著提升。

      山高、域廣、路險,供電設施大多分散安裝在山里,供電線路長且延伸在深山老林,電力通訊信號差。一旦發生故障,供電人員需要翻山越嶺查找,耗費大量人力、精力不說,更給山區老百姓生產生活用電帶來不便。東蘭農村地區的現狀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廣西農村電網現狀。

      為提升山區老百姓用電體驗、解決山區供電所運行維護設備的難題,2013年以來,廣西電網公司以打造農村智能電網標桿和行業扶貧示范縣為目標,開展“安全可靠電網、精準高效運維、友好互動用電、綠色能源供應”的東蘭農村智能電網示范項目建設,示范帶動廣西農村智能電網建設工作。累計完成東蘭電網投資9.21億元,相當于再造了一個東蘭電網。

      截至目前,廣西電網公司在東蘭縣完成387項智能電網項目,建成一批靈活可靠配電網、多樣互動用電、配電通信覆蓋、集成共享信息應用等配電自動化項目,東蘭電網中壓配電自動化覆蓋率實現從0到84%、智能電表覆蓋率從40%到100%,低壓集抄覆蓋率從0到100%快速提升,均高于廣西平均水平。

      通過在農村配電變壓器安裝傳感設備、升級戶表集中器等新裝備,實現了重要節點溫度、電氣量以及用戶信息等數據的實時采集和監控,不僅為后續農網大數據分析、制定更加合理的配電網運維方案奠定基礎,還通過電力大數據實現了故障精準識別,有效縮短了故障查找和處理時間。東蘭電網故障平均停電時間從5小時/次大幅下降至1.5小時/次,故障隔離時間從4.25小時/次大幅下降至1分鐘/次。

      在東蘭縣三石鎮食用菌產業核心示范區內的貴隆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內,黃金菇的采收、分揀、打包和裝運工作正在有條不紊進行?!拔覀兓睾芫枚紱]有停過電了,供電還是很有保障的?!敝悄茈娋W項目的投入使用后帶來的供電可靠性大幅提升,傳導到用戶身上變成了良好的用電體驗。廣西東蘭貴隆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越說,正是可靠的供電為企業的生產提供了保障,現在該公司可日產菌棒3萬棒,年產食用菌240萬千克,年產值達1.2億元。

      “現在的村里幾乎不會停電,即使停電也會很快恢復。再說,如果有線路故障信息,供電所還會及時發短信通知我們,讓我們有所準備,現在的服務真不錯?!睎|蘭縣切學村的村民陳衛勇也給現在的供電服務點起了贊。 (陳欽榮 譚富)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