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專家、博士生導師周澤昕指導的兩位博士研究生順利通過答辯。他們的研究方向分別為“新能源送出線路的保護技術”和“柔性直流輸電線路保護技術”,均為周澤昕牽頭重點攻關的科研項目。
1994年研究生畢業進入中國電科院后,周澤昕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電力科研工作中,兢兢業業、銳意進取、開拓創新。
2012年7月30~31日,印度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導致一半以上國土斷電。其中,過負荷導致繼電保護裝置誤動作是停電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了提升我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避免大電網在線路過負荷時出現大面積停電,周澤昕作為帶頭人,帶領中國電科院繼電保護研究所青年科研攻關團隊,聯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華中分部柳煥章勞模工作室,歷時9年開展大量理論推導和仿真分析,深入探究線路過負荷與故障的本質差異,在電壓平面上提取出線路過負荷與不同類型線路故障的辨識參數,實現了線路過負荷與故障的精準識別,解決了線路過負荷引發連鎖故障這一技術難題。
近年來,隨著大規模新能源電源及電力電子設備接入電網,電網的復雜程度逐漸增加,故障特征也發生了顯著變化。為了確保繼電保護裝置在電網出現故障后正確靈敏響應,周澤昕和同事提出了輸電通道輕微故障識別、串補線路電流反向識別等方法,實現了繼電保護裝置對新能源送出線路、同塔多回線路及安裝串聯補償裝置輸電線路故障的準確識別及快速隔離。相關研究項目“提高復雜電網輸電通道繼電保護裝備靈敏性和適應性的關鍵技術”獲得了2022年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目前,周澤昕正和公司保護系統全環節安全可靠性提升技術科技攻關團隊成員,開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原理及故障特征分析方法”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于自主芯片的高可靠性變電站保護監控技術”的科研攻關,重點解決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背景下提升繼電保護裝置可靠性方面的技術難題。(胡安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