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網 > 地市報道

    國網棗莊供電公司全員全域全速創新助推高質量發展

    國網棗莊供電公司發布時間:2024-08-28 11:57:39  作者:鞠同心

      8月20日至21日,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王志偉到棗莊供電公司調研時,詳細了解了臨電和高層單電源小區全省率先“清零”;數智倉儲成果作為國家電網唯一項目在中關村論壇年會發布;“十必談”案例獲評中國政研會優秀研究成果等做法并予以肯定,稱贊創新成效印象深刻,鼓勵他們全員全域全速創新,激發登高向前的內生動力。

      “創新打開思路,創新賦能發展。”國網棗莊供電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萬偉表示,他們搭建“13567”創新驅動發展工作體系,秉承班墨奚故里的屬地優勢,奮發建制62年的匠心堅守,全力打造活力創新示范企業,初步形成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良性態勢。

      人人動手,崗位“搞發明”

      看到老年人買菜拉著小拉車,靈感閃現,研發出集起重、固定、轉向于一體的“小拉車”,一舉解決變電站中置柜搬運難題,今年獲得發明專利授權。這是棗莊供電公司滕州供電中心電修工李強的創新故事。

      截至目前,棗莊供電公司今年以來發明專利授權累計達29項,較去年同比增長50%,獲得授權數量創歷史新高。

      發明專利含金量高,申請難度大,是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本支撐。棗莊供電公司今年啟動全員創新大賽,明確16個比賽項目,開通團隊和個人雙賽道。同時,積極為員工提供專利申請、受理、初審、公布、實審以及授權等方面咨詢,指導相關人員進行專利申請、授權。

      29項發明專利在大賽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員創新的直接成果。中置柜是變電站中常見開關設備,因其重約800公斤,現場移動搬運一直是個難題。李強研發出的《一種搬運裝置》,實現了中置柜輕松搬運。輸電運檢中心員工張效偉研發的《一種電力線纜重錘懸吊裝置》,運用上吊鉤、下吊鉤、鏈條葫蘆、滑動橫桿、吊耳和吊籃,實現輸電線路單個重錘更換時間減少56%,大幅降低高空作業人員操作風險。

      或流程再造重新組合,或改裝改進造個“土工具”,或引入智能減少人工……這是29項發明專利的共同特點。研發起因,很接地氣,不是為了現場干活“冬天少挨凍、夏天少挨曬”,就是“將半空中的活挪到地上干”。研發靈感,則來自生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看似一下子破了窗戶紙,實是多年來挖空心思和反復動手的結果,甚至是幾輩電力師傅們不懈努力的結晶。”作為當年高中未畢業就參加工作的李強,熱愛電修工作,38年始終跌打滾爬在一線,研發出近百項國家專利,躋身國網公司優秀專家人才、山東首屆十大齊魯工匠行列。他表示,創新源自用心,只要投身火熱的生產實踐,靈感不請自來,成就無處不在。

      流程智造,業務“看得見”

      今日,昨日,去年今日,歷史最高今日,4條負荷曲線,4個峰值數據,現身同一屏幕,是棗莊電力調控可視化應用系統帶來的變化,改寫了人工查記錄翻檔案的傳統,且成功應對棗莊電網今年最大負荷三創新高挑戰,交出了史上最熱三伏天合格答卷。

      “4個數據,如果人工查找計算,最快也得15分鐘。相比之下,提效至少60倍。”棗莊電力調控中心值班員黃昊介紹說,他們打通相關專業海量數據并優化算法,梳理形成全網負荷曲線、主變實時監控等可視場景,于今年春攻堅1月時間,實現棗莊電力調控可視化應用,走出了核心業務流程智造的新路。

      流程智造,是棗莊供電公司推進數智化堅強電網建設的積極嘗試,也是高舉“人民電業為人民”企業宗旨的具體實踐。他們錨定“數智化”,立足配網運維、輸電防護、電網建設等核心業務,先行先試“棗莊模式”,努力貢獻“棗莊做法”。

      配網智能運維可視化,棗莊供電公司選擇國內首個重建古城——臺兒莊古城為試點,對20座配電室、25臺環網柜、6條10千伏供電線路等配電設備進行透明化改造,實現所有設備及實時數據“看得見”。針對臺兒莊古城節假日游客爆滿的實際,依托“線-變-分支-表箱-客戶”智能路徑拓撲優化算法,3分鐘內確認故障點,給出供電服務最優路線。

      輸電防護可視化,以穿越棗莊機場工地的220千伏建夏線32號至40號段走廊為試點,在工地安裝“安全門”4座、自動喊話報警裝置14臺、安全標識牌若干,自動研判大型車輛和機械靠近高壓線的距離,利用超高分貝的本地聲光予以警告。截至目前,智能防護以持續15個月的“零外破”記錄,改寫輸電線路走廊大型工地蹲守盯防的人工被動。

      8月中旬,隨著基于數字物聯的安全質量全流程管控創新應用平臺在110信華千伏輸變電工程工地開通,棗莊供電公司首個智慧工地正式建成啟用,開啟了電網建設遠程智能感知管控新時代。

      克難攻堅,發展“走在前”

      過去10年間,小區482戶居民不能正常用電,問題多,矛盾大;今年以來,家家燈明屋亮,處處歡聲笑語,成了街道學習、區里表揚的樣板社區。

      這是棗莊市嶧城區百億天城小區的變化,也是棗莊臨電上房及高層單電源住宅小區供電改造的惠民成果。截至今年6月30日,棗莊供電公司完成58項臨電及高層單電源小區專項改造,全省率先實現存量臨電小區“清零”。

      “上個高度看難題,換個角度找解法。”棗莊供電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張松表示,他們從滿足萬千客戶的需求出發,運用創新思維解決臨電上房、老舊小區充電等老大難問題,蹚出了一條政府放心人民滿意的發展新路。

      棗莊供電公司試點利用配套費結余資金開展供電設施改造,促成棗莊市政府出臺《棗莊市臨電和轉供電及高層單電源住宅小區供電改造實施方案》,成立以常務副市長為組長的供電改造工作專班,創新采取“小區自主集資、政府解決土建、供電配套電氣”模式改造。去年10月啟動,今年6月30日完成,惠及居民3.86萬戶。棗莊市委副書記、市長翟軍盛贊“高效辦成了一件惠民實事好事,取得政府滿意,群眾得實惠的良好效果”。王志偉董事長評價“棗莊供電公司摸索形成了很好的實施路徑和方式方法,為全省提供了借鑒”。

      相比之下,解決老舊小區充電難,也是踩著荊棘找出路。

      “天天撥打市長熱線,平均每天五六個。”棗莊供電公司市中供電中心副主任吳艷超介紹說,市中區駐地小區471個,配電臺區741個,除去80個配電臺區有車庫或車位有明確產權區,剩下的都存在充電問題。特別是老舊小區,“老散小”為主,受基礎設施落后、供電容量配置不足、公共車位無法提供車位權屬證明等因素制約,充電問題突出。吳艷超表示,雖然這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根源不在供電方,他們毅然“邁前一步”,首創老舊小區公共充電樁“惠民平價充”模式,做法獲山東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會上肯定,全省推廣。(通訊員 鞠同心)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