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6月30日,內蒙古電力集團國合電力公司所屬國合220千伏開閉站迎來連續安全運行十周年。作為自治區首個以220千伏電壓等級向境外供電的開閉站,自投運以來,已累計向蒙古國供電量達111.487億千瓦時。
國合電力公司作為內蒙古電力集團開展國際業務唯一的窗口單位,承擔著蒙西電網跨境供電的主要負荷輸送任務。自2011年成立以來,全方位推進安全生產工作,針對跨境供電主責主業,強化黨建引領,夯實安全基礎,創新管理方式,實現了連續安全生產十年,保證了蒙西電網負荷安全穩定外送蒙古國,推進中蒙兩國電力能源領域合作,積極踐行自治區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發展戰略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黨建引領,凝心聚力促生產
國合電力公司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安全生產,以黨委、黨支部、黨員三級為主體,將增強安全意識、提升安全素養、營造“守規”文化氛圍作為黨組織建設與安全生產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內容。
所屬的輸變電運檢部黨支部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北疆最美變電站”創建工作,通過開展安全主題黨日活動、搭建學習交流平臺、組建“黨員突擊隊”與“黨員服務隊”等方式,以黨建促業務,用實際行動當好黨在基層的“代言人”。
一線黨員在安全監督、停電檢修、應急搶修、疫情防控等多項工作中充分發揮表率作用。2022年初,面對我區突發新冠疫情的嚴峻形勢,在黨支部的號召下,一線黨員群眾眾志成城,心手相連,共同發出“疫情不散,我們不退!”的錚錚誓言。一線青年黨員發揮專業外語特長,多次承擔檢修現場翻譯工作,協助中蒙雙方技術人員排除故障點,立足崗位踐行“責任蒙電”戰略,展現蒙電人的使命與擔當。
固本強基,強化管理保安全
國合電力公司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內蒙古電力公司安全生產工作要求,以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為基礎,以標準化工作及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為抓手,以常態化隱患排查及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為保障,聚焦班組管理,嚴抓嚴管,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持續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積極開展智能化建設,依托“一平臺三網絡”智能化運維技術,不斷提升跨境設備運行可靠性。運用“設備主人制”在線管理平臺,實現了休班人員通過智能移動端就可以隨時隨地查看所屬設備運行狀態、查閱設備臺賬資料、進行消缺閉環管理等操作,對生產設備開展“打包式”全壽命實時管理。通過構建“空--地”智能巡檢網絡、“人--機”互補監測網絡與一對一專有數據網絡,將一、二次設備巡檢機器人、紅外線智能識別技術、遠程視頻在線監測技術與人工巡視相互補充,并以技術手段確保二次數據傳輸的獨立性與安全性,為跨境供電設備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動“數字蒙電”戰略落地。
先行先試,對標體系提服務
作為中蒙能源合作的排頭兵,國合電力公司積極踐行“開放蒙電”戰略,立足內蒙古電網檢修管理體系,結合蒙古國公司管理和技術要求,形成滿足雙方需求的標準化光纜檢修管理流程和方案,編制線路保護裝置校驗作業指導書,優化中外合作檢修流程。
圍繞國際化發展戰略,組織編制所屬設備雙重編號牌與標識的中英蒙文字對照冊、安全教育片,在方便雙方人員交流學習的同時,進一步加強生產現場安全管理。同時組織生產人員學習境外合作方安全管理系統標準及電氣設備運行維護制度手冊,在自身運維標準的基礎上,結合現場運行規程,推進公司跨境輸變電設備運維管理標準編制,對標國際標準,優化班組基礎管理機制。
在積極開展制度建設的同時,為適應跨境供電業務需求,著力打造高素質的生產人才隊伍。針對生產人員業務薄弱的環節,主動與兄弟單位搭建學習交流平臺,開展全方位專業技能培訓,并利用中蒙人員互培機制,組織一線技術骨干赴境外生產現場參觀學習。目前,30名一線干部職工中,高級專業技能人數占比88%,生產運維人員取得安全等級認證與消防設施操作員資格人數占比分別為100%、62.5%。
綠色賦能,踐行“綠色蒙電”戰略
國合電力公司依托內蒙古電力集團“綠色蒙電”定位,積極踐行國家“雙碳”目標。國合220kV開閉站借助獨特的地緣優勢,就地吸收消納周邊4座風電場負荷,將烏拉特草原的綠色清潔能源輸送至蒙古國,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提出的“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要求,在推動自治區發展新能源“兩率先”“兩超過”目標中走在先,走在前,為把自治區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新能源產業高地貢獻力量。
十年砥礪前行,十載春華秋實。十周年安全運行是一個新的起點。國合電力公司將繼續堅守初心使命,聚焦集團公司“責任蒙電、綠色蒙電、數字蒙電、開放蒙電”的發展定位,真抓實干,穩中求進,書寫蒙西電網國際化安全名片,為把內蒙古電力公司全面建成全國一流的現代化能源服務企業貢獻國合力量。(周婕 王潤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