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5月29日以來,江西鷹潭市進入強降雨多發期,暴雨發生時,局地小時雨量超過40 mm ,呈現累計雨量大、間歇時間短、強降雨范圍廣、短時雨強大等特點。這樣的惡劣天氣,對于我們從事城市水環境治理的建設者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驗,也是對工程建設成果的重大檢驗。
6月2日23時15分,暴雨傾盆而下,伴著窗外雨拍打著玻璃的聲音,有著13年兵齡的施工現場負責人馬艷光輾轉難眠,他想到白露涵洞地勢低洼,那么密集的降雨量,換成去年積水深度早已達到0.5米,市民們只能望“洋”興嘆,現在雖然鋪設了地下排水管網,但排澇的主體工程調蓄池和一體化泵站尚未竣工,萬一涵洞被淹了怎么辦?他索性起身穿上雨衣,準備徒步到白露涵洞去看一眼心里才能踏實。
頂著狂風暴雨,平時5分鐘的路程花了10分鐘,當看到現場的情形時,“老馬”猛拍腦袋,原來是自己瞎操心,雖然地面上的水很大,但水流均有序地匯集到了地下排水管網,涵洞內沒有一絲積水,小汽車飛馳而過。此時他感到,項目部員工為白露涵洞內澇治理工程付出的365個日日夜夜沒有白費,一切都是值得的。
鷹潭水環境治理工程是中電建與中國安能第二工程局聯合體中標的EPC總承包工程,也是中國安能第一個水環境治理工程項目。本工程主要包括源頭治污工程、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白露涵洞內澇治理工程、東湖水環境治理提升工程、數字管網工程。其中,白露涵洞內澇治理工程是最末端、最為關鍵的一環。
2019年2月,項目部正式成立,白露涵洞內澇治理工程按期開工,目的是通過排水管渠和防澇設施的新建與改建,以實現從源頭減排-過程管控-末端調蓄-生態景觀提升為一體的水安全保障。
因為白露涵洞是老城區的交通要道,為減少工程建設對市民出行的干擾,項目部全體員工發揚鐵軍精神,艱苦鏖戰、風雨兼程,堅持“人停機不停”,組織開展“大干四個月”活動,最終于2019年9月30日實現提前通車,受到江西省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的高度評價。
白露涵洞位于老城區核心排水區的下游,匯水面積大,連年發生內澇,交通不得不阻斷,鷹潭市民叫苦連連。如今,這個“頑疾”如何得到根治,記者專程采訪了中國安能集團第二工程局鷹潭水環境項目部潘云峰經理,潘經理耐心介紹道:中國安能第二工程局南昌分公司,曾經編制是武警水電第七支隊,部隊駐地就在鷹潭市,項目部員工大多在這里工作、生活過,這里可以說是我們的“第二故鄉”。接到任務后,我們克服工期緊、干擾大等影響,始終把質量安全擺在首位,建設精品工程回報鷹潭人民的厚愛!
對于排澇的科學原理,潘經理介紹道:我們在涵洞下部新建兩孔2.5×1.4m雨水箱涵、路面新建截水溝、地下埋設排水管網。發生強降雨時,大部分溢流合流雨污水經現狀西干渠及新建兩孔2.5×1.4m雨水箱涵,分別入雨水調蓄池、西外湖。當前,一體化泵站、1萬m³的雨水調蓄池已完成、6.7萬m³的調蓄濕地已基本形成,白露涵洞內澇的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
當前,鷹潭水環境治理工程進入攻堅階段,項目部在搞好工程建設的同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發揮中國安能在應急救援方面的專業優勢,組織參與了鷹潭市2020年防汛演練。針對連續暴雨導致個別工區未竣工地段的少量積水,第一時間安排人員裝備進行排澇,得到鷹潭市民的廣泛贊譽,市民胡先生豎起大拇指贊道:“中國安能,敢擔當,有作為,不愧為軍轉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