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再創新高,月度零售銷量首次超過了傳統燃油乘用車。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下稱“乘聯會”)最新數據,7月常規燃油車零售84萬輛,同比下降26%,環比下降7%;新能源乘用車零售87.8萬輛,同比增長36.9%,環比增長2.8%,市場滲透率51.1%。持續的創新性技術賦能下,包括深市新能源車企在內的國內廠商,不斷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同時,也正共同助力新能源普及邁上新臺階。
8月上旬,比亞迪海豹07DM-i與2025款海豹兩款新車上市,這其中就有諸多硬核技術加持。據介紹,兩款車分別搭載代表比亞迪插混及純電最新技術——第五代混動DM和e平臺3.0Evo。如海豹07 DM-i搭載的第五代DM技術,實現同級產品油耗、續航等方面的新突破。記者了解到,賦予強大的技術基底,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主要圍繞三大架構實現了創新提升——以電為主的動力架構、行業首個全溫域整車熱管理架構、智電融合電子電氣架構。
此外,2025款海豹則是搭載e平臺3.0Evo的首款轎車,具備800V高壓系統,充電效率全面提升。該款車還搭載了比亞迪自研的“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DiPilot300。作為一家致力于“用技術創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高新技術企業,比亞迪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優勢更加牢固,也為全球新能源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數據顯示,2023年,比亞迪的研發投入近400億元,同比增長97%,累計研發投入已經達到了1400億元。截至目前,公司全球累計申請專利超4.8萬項、授權專利超3萬項,研發人員超10.28萬名。
新技術迭代不斷加速,另一家深市公司長安汽車也正跑出“加速度”。今年3月,公司發布“新藍鯨動力”,通過動力模組化開發,將發動機、電機、電控、增程器等一體化創新提升,首創全域全場景動力解決方案,滿足混動、增程在動力方面的需求。一直以來,長安汽車圍繞“發動機+三電”根技術,加速構建新能源動力全技術路線研發能力。全球研發布局方面,公司圍繞智能化、新能源等核心領域構建了長安科技等17家科技公司,以及先進電池研究院等16個技術研究、產品開發中心。目前擁有來自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1.8萬余人的技術研發團隊以及12大領域180個實驗室。
目前,長安汽車已掌握駕駛、座艙、智駕三大領域200余項核心技術,其中30項技術實現國內首發,公司正全面推進智能化,助推“電智化”轉型。深耕智能化領域,長安汽車目前也已成功進入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名單。據悉,公司首批將投放50輛搭載交通擁堵自動駕駛系統功能的車輛,在重慶市內環快速路開展試點運營。目前公司正積極開展產品準入階段的測試與安全評估工作,預計今年底可正式上路運營。(新華社客戶端記者 韋夏怡 北京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