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動汽車 > 新聞

    鋰礦企業參與造車是門好生意嗎?

    證券日報發布時間:2023-09-18 09:48:52  作者:李春蓮

      近日,吉利控股宣布與天齊鋰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新能源領域帶來更多創新和發展動力。同時,天齊鋰業與smart品牌全球公司簽署了《股份認購協議》。

      根據協議,天齊鋰業將向smart投資1.5億美元,且合作不止于財務投資層面,通過此次合作,雙方運用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信息優勢,發揮產業協同效能。根據天齊鋰業此前公告,smart現有主要股東正是吉利控股與梅賽德斯-奔馳。

      這標志著天齊鋰業正式進入造車環節。

      鋰礦企業向下游產業鏈延伸的案例越來越多。除了天齊鋰業,此前在廣汽埃安和嵐圖汽車的A輪融資名單中,也出現了另一位鋰礦巨頭贛鋒鋰業的身影。

      去年,碳酸鋰價格高企,不少車企向上游鋰礦布局,希望以此來降低成本。如今,鋰礦企業也開始參與下游造車環節,這種上下游的深度綁定有望提高產業鏈效率。

      首先,鋰礦企業擁有豐富的鋰資源,比如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都擁有全球范圍內的鋰礦資源,具有提取鋰礦資源的經驗和技術優勢,這為他們提供了可靠的原材料供應。因此,原材料企業參與造車能獲取供應鏈優勢。在動力電池成本中,鋰等原材料占據了較大比重。整車廠掌控這些原材料的供應渠道,對于降低成本、穩定供應具有極大優勢。

      其次,產業鏈一體化運營此前已有頗為成功的案例。比亞迪作為產業鏈垂直整合的領先者,通過在產業鏈向上向下拓展業務,形成了高度垂直整合的供應鏈布局。鋰礦企業以及國內其他車企也希望通過打通整車供應鏈來復制比亞迪的成功模式。鋰礦企業向下游參與造車,車企向上游開發鋰礦,產業鏈深度融合正在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再次,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每個環節的競爭都日趨激烈,不管是鋰礦企業,還是造車企業都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在經歷了去年碳酸鋰價格暴漲后,今年的鋰價已經進入下行通道,對于上游來說,如何應對周期性風險迫在眉睫。增加供應商數量保證原材料的穩定供應也是降低風險的重要舉措。而造車企業的壓力更是不容小覷,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涌入新能源汽車賽道,供給側的競爭壓力明顯加劇。有不少企業因為競爭力不足已被淘汰出局,此時產業鏈上下游的聯姻,對雙方來說是雙向奔赴,更是“抱團取暖”,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抵抗產業鏈波動帶來的風險。

      總體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呈現出積極向好的趨勢,但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鋰礦企業造車,造車企業搶礦,都是為了應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和鋰礦資源的緊缺,以保證產業鏈的穩定性以及市場競爭優勢。

      來源:證券日報 李春蓮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