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國內領先汽車沖壓零部件制造商——多利科技(001311.SZ)正式登陸深交所主板市場。。公開資料顯示,多利科技專注汽車沖壓零部件及相關模具的開發、生產與銷售,核心產品為汽車沖壓零部件。報告期內,公司生產并銷售的沖壓零部件合計達3000余種。而2020-2022年1-6月,該類產品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穩定保持在90%以上,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得益于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和汽車行業近年來持續回暖態勢,多利科技的下游市場需求堅實且穩定,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期。也因此,公司本次上市獲得資本市場高度關注,未來極其有望在資本市場加持下,開啟全新成長周期。而上市首日,公司股價漲幅達44%,體現出二級市場對公司的充分認可。
技術研發實力國內行業領先
多樣化產品協同效應突出
創新是企業持續進步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而自成立之日起,多利科技從未停止自主研發創新的步伐,2019-2022年1-6月,公司研發投入累計超2.00億元。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多利科技還組建了研發能力突出、技術精良的技術團隊,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及子公司技術研發人員為142人,占總人數的12.17%,這也成了其開展高強度研發活動的有力支撐。
而經過多年的技術深耕,公司在自主研發創新方面也不斷尋求突破,不僅積累了大量技術工藝經驗,還具備了先進的沖壓焊接技術和模具開發能力,更擁有了國內行業領先的技術研發優勢。其中,在沖壓技術方面,多利科技解決了超高強度鋼材在冷沖壓過程中易回彈的問題,提高產品尺寸精度與合格率,并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公司的弧焊機器人、點焊機器人工藝應用技術以及焊接參數設置體系擁有較高技術水平。而在焊接技術方面,除傳統鋼板連接外,其在鋼-鋁連接、鋁板連接、鑄鋁件連接、擠壓鋁連接等輕量化材料連接方面均掌握了豐富技術實踐經驗。另外,針對模具開發,公司已在高精度、高強度、超高強度方面實現單沖模、多工位模和級進模的開發設計、制造加工、銷售和服務一體化。
依托強大技術實力,多利科技已成長為集生產模具、檢具開發制造、大中小型沖壓零部件、總成焊接拼裝一體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制造商。目前,公司主要產品可配套中外合資品牌車型、國產品牌車型,以及新能源車型,產品質量過硬且種類豐富度,協同效應突出,因此可充分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具備強大市場競爭力。
搶抓新能源汽車配套市場良機
成長屬性有望進一步顯現
眾所周知,汽車制造正由傳統能源汽車向新能源汽車快速迭代,隨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同樣需要“與時俱進”。為此,多利科技在產業方面進行了前瞻性戰略布局。一方面,公司在汽車消費能力最強的長三角產業集群發力,另一方面,則錨定以新能源為亮點的中部汽車產業集群。由此,公司夯實燃油整車制造商配套業務的同時,更不斷搶占新能源汽車配套市場,加速自身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結構的轉型,為后續發展積蓄充足動能。
而且,經過長年的行業深耕,據了解,如今的多利科技在自主創新能力、核心技術競爭力、產品性能和市場拓展等方面已具備獨特優勢,并獲得了眾多客戶青睞。招股書披露,公司已是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上汽大通、一汽大眾等多家傳統汽車整車廠商的一級供應商。同時,由于在新能源汽車配套市場的深耕,公司更成為特斯拉、理想汽車、蔚來汽車、零跑汽車和華人運通等眾多知名新能源整車制造商的一級供應商,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
在特斯拉等大客戶助推下,公司業績持續增長。2021-2022年,多利科技營收分別為27.72億元和33.55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86億元和4.45億元,收入規模與盈利能力均穩步提升,疫情下更實現逆勢增長。未來,伴隨消費復蘇,以及汽車行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擴大,多利科技的市場空間也將隨之擴容,其業績成長性有望加速顯現。
在深刻洞察下游需求與行業趨勢后,多利科技將目光鎖定未來,計劃優化產能布局以增強產品供給能力。而本次IPO,昆山、常州、滁州和鹽城等生產制造項目恰恰是基于上述戰略布局而募資的。公司表示,未來將以新能源汽車發展為契機,積極順應汽車零部件輕量化潮流,著力提升技術工藝水平和產品豐富度,并持續開拓新老客戶新能源汽車車型配套市場,進而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搶占更多市場份額。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作者:韓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