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雙碳”目標、汽車“新五化”等新要素影響下,汽車市場迎來新的發展方向,各大車企加速轉型新能源賽道。以廣汽集團為例,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廣汽集團計劃投入850億元~1000億元,強化新能源“三電”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力爭“十四五”期末,挑戰汽車產銷350萬輛,營收超6000億元。其中,自主品牌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年產銷超35萬輛,占比超20%。
邁入智能網聯競爭下半場,廣汽集團投資多個本土智能駕駛關聯企業,并于2022廣汽科技日上發布了諸多智能化新技術。同時,廣汽集團持續調整旗下各子公司經營方式,尤其新能源自主品牌廣汽埃安已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并進行股份制改革、完成A輪引戰增資,謀求科創板上市。
此外,隨著汽車產業鏈“缺芯”、原材料價格上漲等情況接踵而至,車企開始有意識地提升供應鏈風險管理。自今年年初,廣汽埃安電池試制線正式開建,廣汽集團對動力電池供應鏈的把控力度逐步加大,先后成立多家子公司,親自下場造電池,并穩步拓展國產化芯片供應鏈,積極靈活“應變”新能源賽道。
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布局
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布局,廣汽集團以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為中心,智能新能源汽車為抓手,增加對智能網聯、新能源技術的投入。
日前,《廣州市加快先進制造業項目投資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式發布,明確聚焦廣州市“十四五”規劃重點產業鏈,以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現代高端裝備等產業鏈為重點,投資建設產業帶動性強、技術水平先進、綠色低碳的先進制造業項目,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為了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布局,廣汽集團以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為中心,智能新能源汽車為抓手,通過混動、插混、純電動、氫能源等多種技術路線,增加對智能網聯、新能源技術的投入。
在2022廣汽科技日上,廣汽集團推出了超能鐵鋰電池技術,相比當前市面上量產的磷酸鐵鋰電芯,電芯質量能量密度提升13.5%,體積能量密度提升20%,-20℃低溫容量提升約10%,成本優化3%~5%。
此外,廣汽集團還發布了鉅浪混動模塊化架構下的高效零碳氫混系統,尤其是由氫內燃機與廣汽機電耦合系統GMC組成的鉅浪—氫混動系統,百公里氫耗低于0.84kg,熱效率有望達到44%,實現了氫能源技術的突破。
邁入智能網聯下半場競爭,軟件定義汽車的概念成為新焦點。為提升軟件開發效率和質量,廣汽集團基于星靈架構進一步自主研發了行業首創的面向全車跨域的標準化操作系統——廣汽普賽OS,而星靈電子電氣架構將在2023年二季度正式量產。
同時,廣汽集團迭代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ADiGO SPACE智能座艙技術已于近期再度升級,ADiGO PILOT智能駕駛也升級紅外探測技術等。通過自研與合作雙路線,廣汽集團同步開展無人駕駛的研究。
廣汽集團旗下如祺出行是自動駕駛運營落地平臺,今年以來,如祺出行推出國內自動駕駛行業首個真正全開放的Robotaxi運營科技平臺、開啟有人駕駛網約車與自動駕駛Robotaxi混合運營、發布自主研發的全國首個開放式Ro-botaxi運營監管平臺和Robotaxi車輛管理系統等。
在Robotaxi運營過程中,通過數據反哺自動駕駛技術優化迭代、高精地圖數據眾包、仿真場景庫、駕駛員知識圖譜等多維度探索,為后續廣汽集團自動駕駛汽車量產和C端市場應用積累核心競爭力。
此外,廣汽集團通過子公司廣汽資本投資多家國產智能駕駛企業,包括3000萬美元投資文遠知行、領投奕行智能超3億元Pre-A輪融資、獨家投資禾多科技數億元戰略融資等。同時,廣汽集團、越秀集團和廣州開發區投資集團共同組建“廣祺越秀智源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投向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氫能源、儲能、新材料等領域,保障新技術發展資金需求。
調整子公司經營策略
在“雙子星”戰略的推動下,廣汽集團舉集團之力發展旗下廣汽埃安、廣汽傳祺兩大自主品牌。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讓車企紛紛擴充純電動車型、節能環保車型矩陣,廣汽集團也不例外,旗下各子公司陸續推出廣汽埃安AION Y PLUS、廣汽傳祺影酷、廣汽豐田bZ4X、廣汽本田e:NP1極湃1等多款車型,并收獲不俗的銷量成績。
廣汽集團11月產銷快報顯示,1~11月,廣汽集團銷售汽車222.78萬輛,同比增長16.6%。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約27.22萬輛,同比增長120.4%。廣汽集團旗下廣汽埃安1~11月銷售汽車241149輛,同比增長128.2%;廣汽傳祺1~11月銷售汽車324566輛,同比增長11.1%。
在“雙子星”戰略的推動下,廣汽集團舉集團之力發展旗下廣汽埃安、廣汽傳祺兩大自主品牌。今年年初,專注智能電動汽車的廣汽埃安已完成產能擴建,并于10月投產第二智能工廠。同時,廣汽埃安加速資本層面布局。自達成員工持股計劃后,廣汽埃安今年完成股份制改革,同時A輪融資募得超180億元,并成功引進53名戰略投資者。根據規劃,廣汽埃安將爭取在2023年謀求科創板上市。
此外,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邁入高端品牌戰略的同時,廣汽埃安也推出高端品牌Hyper昊鉑,并已發布第一款量產車型Hyper SSR。預計2023年,Hyper昊鉑品牌將投入三款新車,包括30萬元級別的轎跑GT、大五座SUV以及MPV,共完成4款高端品牌新車市場投放。記者了解到,Hyper GT即將于今年廣州車展亮相,并預計設立全新獨立銷售渠道。
廣汽傳祺方面則于今年正式吹響了二次創業、向新能源科技企業轉型的沖鋒號,聚焦混動或插混產品。步入四季度,廣汽傳祺迎來鉅浪混動產品扎堆上市,包括影豹混動版、新一代M8宗師系列已于12月下旬正式在廣州區域上市。同時,廣汽傳祺新車型A79手繪圖也已露出。
目前,車企對人事的調整也在悄然進行,包括廣汽埃安、廣汽傳祺等車企均進行了內部人事調動。記者從廣汽傳祺內部人士了解到,原廣汽乘用車副總經理兼廣汽傳祺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勇已赴任廣汽商貿,而接任其職務的則是廣汽豐田副總經理黃永強。
在汽車市場新格局之下,廣汽豐田的業績在廣汽集團一眾合資品牌中尤為突出。今年1~11月,廣汽豐田汽車銷量約為93.08萬輛,同比增長27.6%。11月,廣汽集團車型銷量排名中,廣汽豐田共有三款車型銷量破萬。日前,廣汽豐田新能源汽車產能擴建項目二期已正式投產,助力2022年銷量百萬的目標。
另一銷量主力軍廣汽本田仍在加速恢復生產銷售,前11月銷量約68.34萬輛,并著手發布全新繽智等新車。根據廣汽集團“兩優一專”戰略,廣汽豐田、廣汽本田走向“兩優”,廣汽三菱則走向“一專”,而廣汽菲克則步入破產重整,有序終止。
加強供應鏈管理
面對“缺芯”,廣汽集團于危機中育新機,推進零部件B點的建設以及產業鏈就近化、近地化建設的工作。
面對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缺芯”等新局面,車企對供應鏈的管理逐步加強。近期,廣州市舉辦了2022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開工暨增芯項目動工儀式,增芯項目計劃投資70億元,將建設月加工2萬片12英寸的晶圓制造量產線,項目于今年12月開工,2024年上半年通線,2025年年底滿產。
為強化芯片供應體系,廣汽集團提出國產芯片替代方案,并投資粵芯半導體、地平線等國產芯片企業。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此前表示,面對“缺芯”,廣汽集團于危機中育新機,推進零部件B點的建設以及產業鏈就近化、近地化建設的工作。同時,廣汽集團還積極謀劃、推動廣東省、廣州市供應鏈中長期建設規劃,以及重點供應商的招商引資工作。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2022年半年報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要制定廣汽集團中長期產業鏈強鏈規劃,自主研發、合資合作以及投資并購三條軌道并行,加強投融資工作及投后賦能工作,不斷完善廣汽集團智能網聯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布局。
在動力電池供應鏈方面,廣汽埃安已于今年年初正式動工電池試制線,隨后廣汽集團與廣汽埃安共同投資成立廣汽能源科技公司。在曾慶洪喊話“不為動力電池企業打工”后,廣汽集團與動力電池上游鋰礦企業贛鋒鋰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成立因湃電池公司,正式下場造電池。
同時,在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方面,廣汽埃安致力于將廣州建成全球首個“超充之都”,預計2025年將在全國300個城市建設2000座超級充換電中心。一連串操作后,廣汽集團對動力電池全產業鏈部署已基本完成。
此外,近期廣汽集團還與南方電網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能源生態產業鏈領域開展合作,圍繞新型能源生態構建,在源網荷儲、新型儲能、微電網、虛擬電廠、電池回收等領域開展業務,同時探討加強資本紐帶合作。另外,雙方還將在電池、儲能、充換電等業務領域構建能源生態,共同開發梯次電池配用電柜式儲能系統等系列源網荷儲相關產品。(記者黃琳、趙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