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作業前,再確定一下自己的位置有沒有超過2米,有沒有系好安全帶。”6月19日10時,在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的110千伏東館變電站1號主變壓器增容改造現場,現場工作負責人陽韜組織眉山供電公司輸變電運檢班成員開展反違章自主檢查。
“我們的工作內容涉及動火、起吊、臨電等十多種高風險作業。為有效防控作業風險,我們在現場推行設備主人制與安全積分制,針對性編制反違章口袋書,方便作業人員隨時學習。我們還評選施工作業無違章示范崗,帶動提高施工作業安全水平。”陽韜介紹。
6月初以來,四川電網每天有近千個項目,施工分散,點多面廣。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加強“現場+智能”管控,保障作業現場安全。
國網四川電力建立起靈活高效的現場安全督查機制,省公司級、地市公司級、縣公司級安全督查隊不定期開展交叉督查、蹲點督查;組織各專業管理人員、班組長、現場負責人開展聯合督查和跟班學習,重點監督各類作業現場危險點辨識、安全措施落實情況,杜絕現場違章行為出現。
在施工過程中,國網四川電力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底線思維,把推進標準化作業作為現場安全管控的重要抓手,針對各個施工環節編制詳細的安全管控措施,通過到崗到位管理、遠程視頻監控等方式,加強作業現場安全監督,實現現場標準化作業全覆蓋。
“采用這個智能終端,我們可以在線完成除倒閘操作外的其他檢修作業,十分便捷。”6月5日,在位于廣安市鄰水縣的110千伏鄰水變電站檢修現場,廣安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三班值班員冷艷向前來交流學習的檢修人員介紹智能終端帶來的便利。
近期,廣安供電公司開展220千伏范家灣變電站110千伏系統集中檢修。6月16日,在檢修現場,該站檢修人員應用智能終端,全程線上進行工作票簽發、復誦操作到工程驗收各環節操作,實現了調令記錄、錄音、操作票回填全流程管控。智能終端還具有電子簽名、操作確認、自動錄音等60余項功能,提高了現場作業效率。
為嚴格管控現場安全,廣安供電公司在范家灣變電站110千伏系統集中檢修現場應用了電子圍欄等智能設備。工作人員利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在施工現場搭建了專門的紅外線電子圍欄,實現內部人員工作定位和外部人員非法闖入預警,加大交叉作業面的管控力度,降低了無關人員誤入工作區的風險。
近年來,國網四川電力系統性梳理智能化安全管控需求,抽調多專業技術骨干組建工作專班,調研多家地市級供電公司施工現場情況,梳理分析10方面業務需求,在人工智能平臺建設中設置輸電通道可視化巡檢、無人機巡檢、變電站巡檢、現場作業違章智能識別4類安全管控功能。該公司組織專家總結分析設備狀態、人員行為等30余類典型違章案例,結合現場影像對事故分類分級;自主研發現場作業違章智能識別算法,實現施工現場違章行為和環境異常的自動智能識別、音頻預警。
年初以來,國網四川電力持續深化應用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平臺,重點通過作業計劃管控、系統應用督導、遠程視頻監控、平臺數據分析等措施強化遠程安全管控,聚焦“四個管住”,綜合運用管理和技術手段開展“靶向治療”,切實管住計劃、隊伍、人員和現場。(陳雅文 毛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