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依燕山,東臨渤海,地勢低洼,遭遇強降雨時,易發生洪水、內澇、潮水同時出現的情況。特殊的地理位置給天津電網防汛帶來了嚴峻考驗。
今年入汛以來,面對天津出現的頻繁強降雨天氣,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相關要求,落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部署,組織153支應急保障隊伍3564名防汛人員,投入899輛應急車輛,同時注重應用科技手段,利用智能通信技術提升電網防汛能力。
7月12日,天津氣象部門發布降雨預報預警,天津迎來一輪強降雨。當天,武清供電公司變電運檢室運維人員通過統一視頻監控平臺,遠程巡檢位于蓄滯洪區的110千伏靜湖變電站,依次檢查了排水井、防汛沙袋等重要防汛點位,僅用十分鐘就完成了一輪巡檢。
迎峰度夏期間,天氣情況多變,能夠快速準確掌握設備狀態,對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十分重要。國網天津電力提升電力防汛設備智能化水平,提升防汛工作主動性。該公司實施智慧防汛項目,依托集控站建設和遠程視頻監測技術,為全市604座變電站部署了實時監控系統,安裝了13404個智能攝像頭,發揮新一代監控系統集中監測、一鍵順控、遠程智能巡檢等功能,強化對設備的實時管控,為汛情下電網保供聯合指揮、快速決策、應急搶修贏得先機。
“之前,我們一周需要派專人開展三至四次變電站防汛巡檢。統一視頻監控平臺實現了防汛巡檢全覆蓋,巡檢人員可以24小時監測變電站內防汛點位,并根據汛情遠程啟動站內照明和排水設備,第一時間采取應急措施。”武清供電公司變電運檢室副主任魯興華說。
武清供電公司對供區內51座變電站開展防汛專項排查,完成了9座變電站21臺視頻設備的維護治理,對5座蓄滯洪區變電站影像采集設備的數量、點位、通信信道等進行專項優化布置,實現對水位尺、排水井、電纜夾層等防汛重點部位的24小時實時監測。
“請注意裝置固定接線是否牢靠,傳感器識別動作是否靈敏……小區廣4503站智能水位告警裝置運行正常。”7月12日,在南開區格調故里小區內,城西供電公司巡檢人員田野和同事檢查智能融合終端水位告警裝置運行狀況,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智能融合終端水位告警裝置是國網天津電力為應對電力設備周邊環境浸水而應用的一項新裝置。該裝置通過交變電流采集積水電感參數,可準確判斷周邊環境是否發生浸水。
“智能融合終端水位告警裝置感應到浸水隱患,會第一時間通過遠程通信方式,將隱患信息回傳到監測系統,方便運維搶修人員快速定位,及時搶修。”田野介紹。該裝置以設備基礎高度為基準劃定水位告警線,以低于站內設備非絕緣部分為基準劃定水位停電線,通過傳感器將水位信息轉化為電信號傳至監測系統。當水位上升到相應高度時,自動告警裝置將第一時間提醒運維人員處置,進一步提高了汛期電力設備運行的可靠性。
目前,國網天津電力已在市內六區和濱海新區部署安裝了26套智能融合終端水位告警裝置,提升了防汛工作精度,為迅速開展應急響應做好準備。(潘冬冬 馮克旭 董開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