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郊站請應答……信號是否清晰?”“呂田供電所請應答……信號是否清晰?”3月22日上午,廣東電網公司廣州供電局安監部應急科潘效文、吳加強在該局應急指揮中心對樞紐變電站、偏遠供電所的衛星電話通訊情況進行了逐一確認。
當日,廣州迎來暴雨冰雹降溫“套餐”。據當地氣象臺介紹,此次極端天氣受各種災害因素交替影響,不僅有強降雨,還伴有7—9級短時大風、雷電和局地小冰雹。
3月21日19時,廣州供電局發布了防風防汛黃色預警,這是該局2022年首次發布防風防汛應急預警。“我們已組建一支由應急特勤隊、通信應急隊、網絡安全應急隊和應急搶修協作隊組成的綜合應急隊伍,并針對變電站、配電房內澇、輸電線路斷桿斷線與山體滑坡等典型防風防汛應急場景,編制了91類應急處置卡通用模板,供各部門、單位結合實際選用。”廣州供電局安全監管部副總經理楊琨介紹,目前,32支應急隊伍和龍吸水、照明燈車的應急裝備已常態化備勤,全力做好供電保障。
在災情監測過程中,該局應用自主研發的“應急一張圖”,精準研判停電設備、影響用戶、損失負荷等情況,實時監測應急隊伍、物資裝備等資源調配動態,為科學應急指揮決策提供技術支撐。
通信是電網搶險的“生命線”。據了解,該局樞紐變電站、偏遠供電所均已配置衛星電話,并且建設了由衛星車、衛星電話、800兆數字集群、多模移動通信終端等組成的應急通信保障體系。在緊急狀態下,可快速搭建起應急指揮部與各應急現場之間的應急通信通道,實現音視頻互聯互通,保障緊急情況下應急會商音視頻穩定可靠,為高效應急處置提供了應急通信保障。
為應對強對流雷雨天氣,該局各生產部門也做好針對性防御,結合雨情和附近水浸情況,動態評估變電站、電房內澇風險,及時采取防范措施。
位于海珠區寶崗大道的農民新村復電房,是廣州海珠供電局排查出的水浸黑點之一。今年初,廣州海珠供電局根據防風防汛經驗,全面摸查了管理區域內的配電房,并建立專變用戶水浸黑點清單,結合汛期時節特征開展專項用電檢查并采取防控措施。3月22日,該局再次檢查該電房門口地勢低點的保護措施,確保電房內設備在暴雨期間的安全運行,避免發生用戶設備故障停電和影響周邊公用供電設備故障的情況。 (孔德淇 楊林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