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GEIDCO)4日在此間披露,當地時間3月3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與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IEEE亞太區域(Region10)在越南胡志明市聯合舉辦亞太區域能源互聯網發展研討會。作為能源電力領域重要的國際組織,GEIDCO現場發布《亞太地區電力互聯互通機遇與展望》研究報告,為深化能源電力領域合作、加快建設亞太區域能源互聯網提供借鑒和參考。
GEIDCO駐會副主席劉澤洪、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執行秘書阿里沙赫巴納通過視頻方式致辭。
劉澤洪認為,亞太地區人口眾多、能源需求旺盛、碳排放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推動亞太地區可持續發展,需要抓住能源這個關鍵,強化區域能源合作,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根本途徑是建設清潔主導、電為中心、互聯互通的亞太能源互聯網。
劉澤洪表示,近年來,中國在清潔能源發電、特高壓、柔性直流輸電、大電網安全等方面取得創新突破,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2億千瓦,累計投運“十七交十九直”36個特高壓工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特高壓交直流混合電網。中國積極推動與周邊國家能源合作,建成中越、中蒙、中緬等28條跨國輸電線路,電力互聯水平不斷提升。中國在特高壓、清潔能源等領域的創新實踐,為亞太能源互聯網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為亞太各國推動能源轉型提供了經驗和借鑒。
阿里沙赫巴納表示,跨國電網互聯能夠接入更多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進一步加速能源轉型。亞太經社會成員國一直以來都認識到能源互聯尤其是電力互聯的重要性。為了實現加強互聯的愿景,我們不僅需要尋找新的電網基礎設施融資來源,用于跨國輸電項目,而且需要促進更多的跨境電力交易,特別是多邊、多方向的電力貿易,建立競爭性的區域電力市場。
本次會議上,GEIDCO發布的研究報告《亞太地區電力互聯互通機遇與展望》,創新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聯網框架下的亞太電力互聯發展路線圖,為亞太區域各國應對能源問題、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解決方案。報告預計,2021年至2035年和2036年至2050年,亞太地區電量年均增長率分別為4.6%和3%,2035年和2050年電源裝機總量將達到98.8億千瓦和168.3億千瓦。報告認為,亞太電力互聯互通是地區基礎設施發展與革新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電力互聯互通,能夠實現優質清潔能源資源大范圍共享,保障能源電力清潔、安全、經濟、高效供應,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和區域合作共贏。(中國新聞網 記者閆曉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