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可靠率超99.999%、清潔能源利用比例90%、電能占終端能源比重超過45%……天津市今天宣布在全國率先建成“生態宜居”“產城集約”兩種典型的智慧能源小鎮,打造北方城鎮清潔低碳、安全高效供用能新模式,成為引領“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示范工程。
天津市連續3年與國家電網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農網改造升級、智慧城市建設等重點工作,致力于打造能源革命先鋒城市、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
作為能源互聯網示范工程,兩個智慧能源小鎮于2018年啟動建設,由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聯合中國科學院、天津大學等科研教育機構的專家學者組成科創團隊,對智慧小鎮科技研發項目展開攻關,共探索出能源轉型、電網升級等10項技術創新成果,以及政企合作、生態構建等10項模式創新成果。
目前,兩個智慧小鎮的技術創新項目已全部落地應用。其中,國內首套面向新型城鎮的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打造了北方城鎮清潔低碳、安全高效供用能新模式。國際首臺以八端口配電柔性多狀態開關為樞紐的交直流互聯系統,實現重要負荷供電“零閃動”。首個覆蓋發輸變配用和網源荷儲各環節的智慧物聯體系,綜合利用智慧物聯、5G通信、大數據技術,實現了能源網絡運行狀態的“全感知”。
中國工程院院士余貽鑫表示,智慧能源小鎮在能源轉型及電網、產業、服務等多個領域實現創新突破,成功探索智慧能源和能源互聯網建設,對天津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具有重大實踐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