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參觀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評標基地,在2019年我們正式上線了物資現場智慧管理平臺。”2月17日,該公司評標基地迎來了天津大學的調研團隊,這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現代智慧供應鏈在該公司評標基地落地應用后,首次邀請科研院所前來開展實地推廣調研。
近年來,國網天津電力深化公司現代智慧供應鏈建設,在評標現場上線物資現場智慧管理平臺,并持續優化改進。“物資現場智慧管理平臺上線一年多以來,幫助我們發現了之前評標過程中忽略的問題,使評標現場的管理更加規范了。”評標現場工作人員說。評標基地將5G、生物識別、軌跡定位等技術整合應用,在評標現場建立移動物聯網,通過將智能終端設備與智能手環、人臉識別攝像頭等智能化設備對接,實現評標現場的實時管控。
物資現場智慧管理平臺自2019年11月上線試運行至今,已收集現場報警數據681條,核實疑似風險87項,利用精準畫像修訂完善規章制度3項,優化防控措施7項,甄選防控要點,納入重點防控措施,構建了廉潔風險防控體系。
評標基地還在建設過程中貫穿“零”值守的理念。評標現場將所有監督任務同步到智能PAD端,在PAD端增加電話錄音監聽功能。評標基地內的消息發送、電話通知等功能都可以用PAD端推送至相應人員的手環,大大提升了監督工作效率。
“評標基地越來越智能了,以前得一直盯著電話,現在一個PAD全都解決了。”評標現場的監督人員說,“特別是這個‘智能引導’功能,物資現場智慧管理平臺可以在各個階段提醒我該完成的監督任務,太方便了。”
通過定位技術,在評標現場可根據工作時間和監督人員所處位置,自動推送監督任務,實現監督任務的智能引導,針對異常問題,物資現場智慧管理平臺可納入跟蹤處理,實施限時督辦。物資現場智慧管理平臺得到了監督專家98%的好評率,專家一致認為該平臺極大地提高了現場監督人員的工作效率。
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國網天津電力通過物資現場智慧管理平臺,在評標現場打造了“非接觸、零聚集”的評審模式,在2020年2月21日作為公司首批復工評審的省級電力公司,率先開展了復工評審工作,為戰疫“雙零目標”實現、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保障。
從專家管理、評審過程到監督工作,從疫情防控到復工生產,物資現場智慧管理平臺在評標現場的落地應用打造了人性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新型評審模式,并且將持續在更大范圍內發揮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