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正高級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 孫樹敏
在推進“雙碳”目標落實的背景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持續高速增長。以光伏發電為代表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廣泛并網,給電網運行帶來挑戰。
在深入研究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運行技術的過程中,我和團隊發現分布式發電并網、微電網系統運行與控制標準缺失制約了分布式發電的健康有序發展。為了解決這些問題,2010年,我牽頭組建了新能源發電并網及電力電子技術創新團隊,針對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系統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產品研發和成果落地應用。
2015年,我主持完成了國家物聯網重大應用示范工程——山東長島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接入控制的整體方案設計、工程建設及系統調試。該工程也是國內首個面向實際客戶供電的微電網示范工程。我們發現,分布式發電并網,發展時間短但發展迅速,需要健全分布式發電標準體系,支撐其健康有序發展。結合工程建設實際,我和團隊反復討論,確認客戶側微電網建設的運行參數,并采用半實物動模仿真平臺反復推演試驗,逐漸形成了一套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運行技術標準,示范工程完成微電網孤網24小時運行試驗,為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工程實用化、運行維護及運營管理提供了示范驗證,推動工程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驗收。
2020年,我主持完成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智能配電網示范工程——山東長島智能微電網群協調控制技術研究及工程示范的整體規劃、建設及聯調。我們發現,35千伏電壓等級的微電網群運行技術標準細節仍有缺失。于是,我帶領團隊結合工程實際應用及技術積累,完善現有技術標準體系,推動實現了海島微電網群交直流多模式、多工況下的持續可靠供電。
多年來,我在生產實踐中持續創新,攻克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運行領域關鍵技術,牽頭研發的科技成果“交直流微電網群柔性互聯運行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公司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在科研成果凝練的過程中,我帶領團隊不斷補充完善分布式發電領域標準技術細節,參與編制GB/T 41995—2022《并網型微電網運行特性評價技術規范》、DL/T 2127—2020《多能互補分布式能源系統能效評估技術導則》及NB/T 10149—2019《微電網 第2部分:微電網運行導則》等標準,牽頭發布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企業標準《分布式光伏涉網安全運行技術標準》,牽頭立項了分布式光伏入網領域的山東省地方標準,規范分布式電源與微電網運行。我牽頭申報了微電網群運行調控技術領域的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標準,面向微電網群工程運行調控的實際需求,對微電網群的前期規劃、施工建設、系統調試、后期運行等不同階段的運行調控方式和原則提出具體技術要求,促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納,拓展電網的可調控資源,提升客戶供電可靠性,推動微電網群運行領域標準國際化。
面對微電網、分布式發電、儲能和局部直流電網快速發展的趨勢,我將帶領團隊深耕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技術領域,深入研究微電網、分布式發電與大電網的互通互濟、協調運行,為支撐各種新能源高效開發利用和各類負荷友好并網制定統一標準,以“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著,努力做好攻關高精尖技術的踐行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