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確保能源安全。新型電力系統作為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能源低碳轉型、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關鍵載體,亟待加快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阮前途表示,隨著新能源占比持續提升,多種用能形式出現,電力電子設備大量接入,電力系統“雙高”“雙峰”特征凸顯,電網安全運行風險加大,能源電力發展面臨新的挑戰。
阮前途建議,加強協同聯動,形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合力。建立常態化工作推進機制,充分發揮政府部門主導作用,鼓勵各省成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相關項目納入各省政府重點項目,并通過專班推進、掛牌督辦等方式推進屬地資源協調和重點項目實施。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分層級科學制訂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目標、路線圖和任務書,細化并明確相關部門、單位的工作職責和任務,確保工作有序推進、務期必成。
阮前途提出,堅持先立后破,有序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按照“常規電源保供應、新能源調結構”的思路,推進煤電與新能源優化組合,加強大型風光基地、先進煤電、特高壓通道等項目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確保同步投運。引導新能源有序發展,在國家層面明確分省新能源規劃目標,實現國家和各省規劃之間、各專項規劃之間橫向協同、上下銜接。加強電力系統靈活性建設,全面落實煤電機組“三改聯動”(節能降耗改造、供熱改造、靈活性改造),推動現有核電基地擴大裝機規模并列入國家規劃,加強火電、核電深度調峰能力建設;積極開發大庫容抽水蓄能電站,支持新型儲能規?;瘧?深挖需求響應潛力,逐步建設虛擬電廠,構建可中斷、可調節的大規模多元負荷資源庫。
阮前途建議,完善配套機制,更好保障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進一步完善價格財稅政策和市場機制,加快健全能源電力價格形成機制和輔助服務成本疏導機制;建立支持性政策激勵機制,聚焦儲能發展、需求響應、電能替代、科技攻關等重點,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加強極端情況下應急保供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由政府主導、行業共擔、社會參與的應急保供機制,動態修訂涉電應急制度和標準,強化能源電力應急保供機制中各主體的責任,進一步明確和提高重要用戶的應急電源配置標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