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22歲末,看2023年,企業家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力量,如何看待當前的中國經濟政策,對未來中國經濟有何期待?新京報貝殼財經邀請百余位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家,以問卷方式完成對新一年的思考,共探中國經濟增長新動力。
貝殼財經約訪能鏈聯合創始人、總裁,能鏈智電創始人、CEO王陽。
能鏈聯合創始人、總裁,能鏈智電創始人、CEO王陽。圖/受訪者提供
貝殼財經:即將到來的一年,你和你所在企業的“小目標”是什么?
王陽:我們的短期目標是,讓交通能源碳排放降低10%,讓整個碳排放降低1%。
貝殼財經:為實現這一目標,你希望得到的幫助和支持,或希望迎來的好消息是什么?
王陽:近兩年,國家在充電樁新基建、儲能、虛擬電廠、新型電力系統等領域出臺多項利好政策,激發了市場活力,給企業帶來足夠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我們要做的是,加強技術創新,進一步輸出服務全產業鏈的數字化能力,幫助加油站、充電站、煉廠、充電樁制造商、主機廠、物流企業、車主等交通能源參與各方降本增效。同時,我們將與合作伙伴一起,推動能源行業數字化升級和能源結構轉型。2023年,我們也會布局虛擬電廠、儲能等新興業務,提高綠色能源供給,參與大電網削峰填谷,助力能效提升和碳減排。(記者 陳維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