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能源互聯網 > 專家觀點

    【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建議加快制定產業互聯網國家戰略,壯大數字經濟

    中國經營報發布時間:2020-05-19 11:07:13

      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其中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開。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今年計劃提交7份書面建議,涉及產業互聯網、鄉村振興、金融科技、醫療服務與醫生獲得感、中小微企業發展、區域發展、生態環保等熱點問題。

      加快制定產業互聯網國家戰略 壯大數字經濟

      作為互聯網行業的代表人物之一,馬化騰要建言加快新基建制定產業互聯網國家戰略。

      馬化騰指出,產業互聯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顯身手,成為我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法寶,再次證明了大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產業互聯網的方向是正確的。繼去年兩會提出加快發展產業互聯網、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并獲國家部委答復后,馬化騰今年進一步提出《關于加快制定產業互聯網國家戰略 壯大數字經濟的建議》。

      馬化騰建議,我國數字經濟正在邁向一個以新基建為戰略基石、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產業互聯網為高級階段的新時代。應把產業互聯網放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大潮中來謀劃,從國家戰略的高度重點推進,不斷壯大我國的數字經濟實力。

      與此同時,馬化騰建議,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系統推進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國家戰略,重點研究推動新基建、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智慧城市、科研創新、網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馬化騰建議,加快推進云計算等新基建,筑牢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基石;以“數據中臺”建設為重點和突破口,進一步推動數據開放共享,創新推動智慧城市、智慧鄉村建設,提高數字化治理水平;持續推進開源協同創新生態,打造產業互聯網“朋友圈”,提升科研創新數字化水平,同時加大產業安全投入,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建議還提到,應以產業互聯網為突破口和著力點,打造具有國際水準的產業互聯網平臺,推進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的互聯網化和數字化進程。如在制造業領域,加快智能工廠建設,培育一批基礎性、行業通用的工業APP,積極探索應用共享制造等新模式;在零售業領域,鼓勵量大面廣的實體店探索使用云、小程序、直播等數字化工具,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自主運營,增強觸達用戶和服務用戶的能力,促進無接觸經濟發展。

      在“后脫貧時期”加強鄉村振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數據,截至2020年3月,中國農村網民已達2.55億人。根據騰訊“為村”平臺2019年10月對超過2萬名實名注冊村民進行的問卷調查,農村普遍存在“空心村”、集體經濟缺失、公共服務不完善、數字化發展滯后等問題。

      為此,馬化騰帶來了《關于在“后脫貧時期”加強鄉村振興的建議》,他在建議中提出,應大力提升農村數字化生產力,加快彌合城鄉數字鴻溝,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讓廣大農民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在鄉村治理方面,建議扶持鄉村互聯網信息平臺,擴大基層治理觸達范圍;在鄉村經濟發展方面,通過數字化升級,建立防止返貧長效機制;在鄉村公共服務方面,借助發展“新基建”機遇,突破地理條件限制,幫助數字教育、數字醫療等資源更深入地擴大到農村。

      馬化騰在《關于運用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模式助力中小微企業紓困的建議》中指出,金融財稅支持是幫助企業擺脫困境的重要手段,而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同樣可以為中小微企業助力。

      近期來看,“人力上云”“共享用工”等新模式,可以緩解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困境,增加企業抗風險能力,疏通經濟市場的“毛細血管”;強化金融服務的數字化升級,提升金融服務精準性,疏通幫扶中小微企業“最后一公里”。就中長期而言,做強云平臺,推動傳統中小微企業進行全面化數字化升級,有利于提升中小微企業的整體實力。作為首批入選國家“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2020)”的企業,騰訊也將通過“數字方舟計劃”,從降低成本、引流拓客、設立專項基金、技術開源等方面支持中小微企業轉型。

      提升醫療服務和醫務人員獲得感 金融科技苦練“內功”

      馬化騰持續關注醫療健康領域,曾兩次就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興技術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以數字技術驅動健康醫療事業發展提出建議。今年,他在《推進制度與技術創新,提升醫療衛生服務、增加醫務人員獲得感的建議》中提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看望慰問一線醫務工作者時,稱贊他們“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在全民公共衛生意識和醫療健康需求不斷高漲的今天,應該進一步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制度與技術創新,提升醫療衛生服務、增加醫務人員的獲得感,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免除后顧之憂,夯實“健康中國”建設的人力基礎。

      “我們對醫生的關注不單單因為這次疫情,更因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與人民健康需求已發展到新階段,醫生的安全與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堅實基礎。”馬化騰建議,應加大投入力促改革,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幫助醫務人員實現“制度性減負”;把“新基建”延伸到醫療衛生領域,進一步加快智慧醫院建設,幫助醫務人員實現“技術性減負”;精細化管理醫患關系,重建醫患和諧;讓基層家庭醫生和鄉村醫生充分享受政策與技術紅利,促進醫療模式適應老齡化趨勢,彌補城鄉差距。

      近年來,我國基礎金融服務發展勢頭向好,移動支付等細分市場保持國際領先水平,但科技創新能力偏弱、缺乏頂層設計、數字化發展不均衡等問題依然存在。當前,我國金融領域對外開放駛入快車道,國內銀行、證券、保險、電子支付等金融服務市場全面開放,金融行業迎來更加嚴峻的國際競爭與挑戰,必須通過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提高金融領域技術運用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激發金融業的活力,以創新發展贏得競爭、確保安全。

      在《關于進一步提升我國金融科技水平 積極應對金融開放背景下國際競爭與挑戰的建議》中,馬化騰提出,以“創新促發展”為主線,為國內金融科技可持續發展營造有利環境;出臺促進扶持金融科技產業發展的頂層指導意見,穩定政策預期;順暢“金融+科技”產業鏈主體合作,促進金融服務全面數字化升級。

      建議稱,在金融科技核心競爭力方面,我國與其他發達經濟體的比較優勢在于市場需求巨大且互聯網應用非常普及,在應用層面的創新能力強,容易形成規?;?、市場化應用,而其他發達經濟體則在依托技術創新方面更具優勢,掌握較多的核心技術。在穩定的政策環境引導下,我國金融科技市場主體只有苦練內功,持續提升自身創新能力,才能在國內金融開放的大環境下保持競爭優勢,同時在國際金融科技舞臺發揮更積極作用。

      四度建言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文明建設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正式發布,深圳從“特區”邁向“先行示范區”,被賦予新的使命擔當。

      作為長期在深圳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在《關于推動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取得新突破的建議》中提出,在制度建設上,深入研究特區立法權、綜合授權等關鍵課題,針對特區立法問題,建議由全國人大牽頭進行專題研究,建立先行示范區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便捷溝通機制;針對綜合授權問題,建議由國家有關部門牽頭組織針對清單式批量申請授權的工作機制,包括溝通渠道和報批流程等具體問題進行專題研究,盡快出臺具體的操作規程。

      馬化騰建議,在示范區統籌規劃上,做好頂層設計,跨區域協調資源,解決深圳目前的土地短缺問題;在創新驅動上,實現與國際先進科研體制的全面接軌,建設探索創新驅動的“橋頭堡”;在風險防范上,做好應急體系建設,創新監管體制,做到有備無患。

      2020年是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馬化騰此前已連續3年就大灣區建設建言獻策,建議從概念到落地越來越具體,并通過騰訊青年營和青年行等開放平臺促進粵港澳三地青年交流與教育,今年則將提交《關于統籌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生態修復和珠江口國家公園建設的建議》。這也是他第四次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提出建議。

      建議稱,與科技、教育領域的合作相比,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合作相對滯后,有必要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加快大灣區在海洋生態文明領域的步伐。

      馬化騰建議,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設立跨境生態修復和自然保護協調機制;全面開展珠江口生態修復整治;加快建立珠江口國家公園建設進程;重視科技力量,將珠江口國家公園建設成為智慧國家公園;鼓勵社會參與,將大灣區打造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自然教育中心,如粵港澳青年人可參與自然保護和自然教育的合作,增進三地青年人的交流。

      據統計,作為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連續8年向全國兩會遞交40余份書面建議,平均每年超過5份。建議內容包括互聯網+、數字經濟、數字中國、產業互聯網、粵港澳大灣區、基礎科學等,涉及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經濟增長、文教衛生、區域發展、生態環保等諸多領域。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工業互聯網可以在哪些領域先落地?

    在傳統國資占主導的領域,比如電網投資、高鐵軌道交通、充電樁等方向,民營資本優勢并不明顯,一是可選標的少,二是體量不匹配。所以,對于模式重的部分,不是大多數機構的關注重點,但作為5G配套,工業互聯網可以作為一個切入點。
    產經信息2020-05-15

    工業互聯網發展的五大難點

    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十分迅速,并且有了越來越多的的開發、應用、管理和社會認知度。
    市場研究2020-05-15

    5G“奔涌”而來,將打通工業互聯網“最后一公里”

     一場疫情成了中國經濟的一次壓力測試,尤其是傳統行業和企業面臨著巨大壓力。
    綜合新聞2020-05-13

    鄔賀銓:數字基礎設施引領新基建

    從2018年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新基建,到疫情防控期間,這幾次中央會議都提到要加強戰略性網絡型的基礎設施建設,并且提出新基建要建設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專家觀點2020-05-09

    去年全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突破700億元

    記者在日前舉行的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形勢分析論壇上獲悉:去年,全國具有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數已超80家,平均設備連接數69萬臺,在機械、電子等多個領域相繼落地,市場規模突破700億元。
    產經信息2020-05-08

    以工業互聯網為新引擎 推進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工業互聯網是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基石。通過調研,我們認為應通過國家規劃強化數字經濟發展的頂層設計,做好“十四五”工業互聯網發展的謀篇布局。
    產經信息2020-05-08

    工業互聯網四大層次業務構架

    工業互聯網四大層次業務構架圖包括產業層、商業層、應用層、能力層四個層次,其中產業層主要定位于產業整體數字化轉型的宏觀視角,商業層、應用層和能力層則定位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微觀視角。
    電力物聯網2020-05-08

    為能源領域提供工業互聯網SaaS平臺,“聯元智能”年營收將翻倍

    新基建政策推出后,萬億級的工業互聯網市場迎來高速發展時期,尤其對于傳統企業而言,借助工業互聯網實現數字化轉型成為當前熱點。由于工業所涉及的領域廣泛、業務場景眾多且差異性強,工業互聯網平臺供應商基本會選擇從垂直領域切入,其中,能源作為工業的驅動力,成為賽道上關注度較高的領域。
    企業報道2020-05-07
    阿里云加碼新基建,三年再投2000億,工業互聯網或迎來高峰

    阿里云加碼新基建,三年再投2000億,工業互聯網或迎來高峰

    4月20日,阿里云宣布:未來3年再投2000億,用于云操作系統、服務器、芯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
    企業報道2020-05-07

    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將達3.1萬億

    根據全國工信部門的監測,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企業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把市場的需求直接反饋到了生產環節。
    產經信息2020-04-29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