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記者從包河區獲悉,國家智能網聯電動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合肥)項目正處于地下室主體結構施工階段,計劃今年9月底完成地下室封頂。
據悉,位于包河經開區太原路與南淝河路東北交口的國家智能網聯電動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合肥)項目,于今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2.3萬平方米,主要用于新能源及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研發、生產、檢測等。
“最近天氣比較熱,我們‘干兩頭、歇中間’,十多個班組的幾百名工人輪轉,錯開高溫時段施工。”該項目負責人朱國云介紹,考慮作業安全,各班組均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作息時間,“食堂為大家準備了綠豆湯,現場還準備了礦泉水,一站式服務大廳也有藿香正氣水、龍虎牌人丹等防暑降溫物資。”
一墻之隔,是新近投用的國家級新能源暨智能網聯汽車檢測中心(一期)。以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檢驗檢測、生物醫藥、總部經濟等為主要招商方向,該中心已入駐企業4家、擬入駐企業2家、重點在談企業3家。
依托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基礎優勢,近年來,包河經開區著力打造“定制化”園區——國檢中心項目。項目總投資10.55億元,涵蓋“一基地、一區、一中心”等3個子項。其中,“一基地”即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檢驗檢測基地;“一區”即包河區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場景應用示范區;“一中心”即合肥市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大數據中心(一期)。
“項目整體完工后,將集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第三方檢測服務平臺、技術與產品研發公共服務平臺、高層次人才培養平臺于一體。通過構建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助力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方包河城投相關負責人彭勝浩介紹。
合肥通客戶端- 合報全媒體記者 黃紫燕 實習生 趙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