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通訊員:李麗娟、李可心)今年年初以來,烏蘭察布供電公司緊扣集團公司“數字蒙電”戰略要求,加快輸電線路數字化轉型步伐,利用數字化智能技術為千里銀線巡檢增添“飛行之翼”,推動輸電線路運維管理精益化和立體巡檢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地區電網輸供電能力可靠性。
“無人機巡檢能幫我們縮短三分之一的工作時間,再配合上精益化系統幫助我們精確定位易發生缺陷的位置,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讓我們更有信心保證迎峰度冬期間電網安全可靠運行!”12月6日清晨,正在220千伏豐海Ⅰ線開展無人機自主巡檢的烏蘭察布供電公司飛手董嘉程如是說。
對于線路巡檢工來講,如今的輸電線路巡檢模式早已不再是“一車兩人三水壺”那般粗放了,不斷升級的各項線路巡檢數字化新型技術,正讓輸電線路運維管理越來越“精致”起來。為夯實線路巡檢智能化根基,方便無人機日常維護和搶修時能迅速精準定位,今年6月起,烏蘭察布供電公司輸電管理處就著手對所轄輸電線路進行生產精益化系統的錄入工作,詳細對所轄每條輸電線路上的所有設備、金具進行登記,并將易發生故障缺陷的區域進行標注。截至目前,共錄入輸電線路相關臺賬4249831條。
此外,該公司利用無人機管控平臺結合可視化監控系統、防外力破壞監測系統配合工作,形成集24小時在線監測、發生隱患提前預警、智能分析缺陷原因、精準定位缺陷地點等四個方面于一體的輸電運維及指揮智慧中樞,讓“立體巡檢”和“集中監控”有機結合,既可以高效快速對線路進行密切巡視,也可以及時排查隱患,讓設備運行更加安全可靠。據悉,今年以來,該公司利用數字化技術共進行無人機自動作業巡檢832基鐵塔,共發現危急缺陷13處、嚴重缺陷202處、一般缺陷3557處,同時完成1161基桿塔的航線繪制,并全部完整上傳到航線規劃平臺。
從“地面巡查”到“立體巡檢”,從“定期巡線”到“24小時實時監測”,從如今的智能化信息技術真正讓線路巡檢工實現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在逐步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烏蘭察布供電公司輸電專業運維模式也愈加精益、高效,開啟了智能運檢的新時代。下一步,該公司將持續推進先進數字化信息技術與線路巡檢深度融合,提升線路運維能力和線路精益化管理水平,實現輸電線路的智慧運維,大力建設安全、可靠、綠色、高效的智能電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