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6月9日,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以下簡稱“電促會”)組織召開了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相關開源體系建設線上研討會。電促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游敏、特邀專家李國春,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業務發展部部長朱其罡,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栗蔚,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研究院副院長高昆侖,國網信產集團信創實驗室秘書處負責人王侖,國網信產數據應用事業部總監唐志濤,國網新能源云雙碳服務事業部總經理趙俊勇,國家電投國核信息公司副總經理王建華,龍芯中科副總裁杜安利,中通服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總監劉化召等領導專家出席線上會議。
電促會線下會議室參會人員
會上,電促會能源研究中心數字化處處長徐寧對國家及部委有關文件中涉及的我國開源技術體系相關政策內容、其他行業領域的開源技術應用現狀以及電力行業運用開源軟件必要性和當前面臨的問題作了簡要介紹與分析。
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朱其罡具體分析介紹了我國加速發展開源技術體系的戰略意義及其緊迫性,提出在全球化深度協作的時代,開源已成為一種先進的生產方式,開源代表著最先進的技術創新模式,開源已成為我國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的重要途徑。據不完全統計,當前70%以上的基礎設施軟件來自于開源,80%以上的核心軟件發布即開源,開源在產業界已實現了廣泛的覆蓋。
中國信通院栗蔚以“開源開放助力產業創新生態建設”為主題做了交流介紹。她說開源風險與治理體系是開源生態建設中最重要的條件,開源會存在信息安全、知識產權和供應鏈風險,中國信通院通過可信開源治理標準體系建設,已逐步構建起解決其安全風險問題的體系框架;同時開源商業模式可助力產業發展新優勢,“技術開源+產業開放”將成為數字時代全球分工體系的主流模式,傳統行業企業將通過開源協作探索創新發展模式。最后她還介紹了電信行業、航天領域、生物領域等幾個開源項目賦能案例,以及對電力行業開源技術體系建設的建議和未來合作的設想。
會議交流環節,參會企業重點結合自身企業融入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實際情況,從電力行業開展開源技術體系建設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角度以及實施途徑、策略、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意見與建議。
美林數據崔小為認為開源開放的龐大產業鏈及體系化的生態建設需要好的帶頭人,電力行業的開源開放應該充分考慮行業的安全性和可落地性,現在很多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合作推動數字化轉型,但是不少算法模型實際由民營企業掌握,走開源模式才能不斷提升技術和應用水平。龍芯中科杜安利表示,構建開源體系是發展大趨勢,龍芯也在研究和跟隨,積極構建自主化的軟硬件生態,未來的整個產業技術是構建在開源軟件的基礎之上的,很多技術可以通過開源做垂直優化,但也要關注不同應用場景越來越追求個性化以及開源和不開源的關系和格局的問題。國網信產集團王侖介紹了國網信息通信產業的現狀,表達了對目前應用國外開源技術安全風險的擔憂,并提出了信息通信產業鏈相關軟硬件安全、自主、可控的國產化替代的必要性。大唐新能源研究院唐宏芬表示,開源涉及面大,涉及底層技術的標準化問題。開源技術體系建設實際是組織創新與技術創新的共同體,要保證不同參與主體先明確標準,界定可開源的范圍、開源的程度,才能開展相關開源平臺建設。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任雄昌表示,萬物互聯使人工智能有很多場景值得做?,F在一些數據模型在電力領域精確度并不高,如果閉源就難以持續優化,合理使用開源軟件,會極大的增加業務創新速度。電力行業信息化程度高,在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人工智能等方面都亟需通過開源軟件來支撐業務創新,保證電力基礎設施自主可控。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子安表示,騰訊正在推進生產管理底層開源數據庫的應用推廣,后續對整個能源電力領域也會更加關注,同時會有重點投入智能廠站的開源技術的數字化應用。中通服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劉化召表示,針對開源軟件的用途公司以用為主,在使用過程中做出過貢獻。關于開源技術在基礎層技術貢獻大,生態比較成熟,商業模式比較成熟;但在應用層與業務相關的比較少,需限定開源范圍,通用性更強,要逐步發展以后再推。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駱虎建議,開源方式可優先關注迭代速度較快的用戶端工程設備軟件及控制技術,尤其是在變電站設備運維服務中,對于運維系統和設備數字化方面功能的增加、性能的提升接受程度較高,同時用戶工程及運維服務在原始數據的累積和獲取方面也較為方便。另外,國家電投國核信息、國家能源龍源風電工程、平高集團、正泰電器、三峽高科等參會專家都表示多在應用層面探索和參與開源項目。
電促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總結講話 游敏
最后,游敏做總結講話。他認為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展現了跨界融合的數字生產力的特點,但同時也面臨網絡安全、自主可控、重復研發投資等諸多問題,電力行業如何匯聚力量和智慧,實現共享發展,協會作為第三方平臺將發揮積極作用。“軟件吞噬世界,開源吞噬軟件”,業內的口號一定程度上反映軟硬件技術的發展趨勢,從技術開源到產業開放,反映了電力行業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新途徑,這次研討會大家都提出非常好的建議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包括怎么界定底層的標準化開源范圍,怎么形成規約,如何建立商業模式,從哪個方面作為切入點等問題,以及開源技術體系建設涉及眾智、眾研、眾用,注重共性開發平臺、開源社區建設,提出共性解決方案等諸多問題,值得深入研究。電促會作為第三方平臺,為企業“筑平臺、建生態”,著力于促進數字技術在電力行業的融合應用,今后將積極開展行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共性類、基礎性、開源類和規律性問題的研究與服務,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努力。
各分會秘書處掛靠單位國網大數據中心、國網信通公司、國網信產集團、國家電投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國家能源龍源電力集團、北京國電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及華能清潔能源研究院、龍源電力風電工程公司、國電南自、三峽高科信息公司、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平高集團、正泰電器、阿里云、騰訊云、美林數據、杭州諧云科技、億力科技、優帆科技等相關會員單位的60多位領導和技術專家參加線上會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