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能源互聯網 > 綜合新聞

    打造“單兵作戰武器” 貴州電網公司探索構建供電所“工作臺+現場工具”推動基層數字化轉型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0-12-23 23:30:21

      12月1日,貴州電網公司供電所“工作臺+現場工具”在全省正式上線,并向該公司系統基層員工開放使用,成為該公司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大利器。

      供電所的數字化是數字電網建設的重要基礎。為落實南方電網公司黨組“把縣鄉供電置于公司重要戰略位置”的部署和“解放用戶”的實踐方法論,今年4月,貴州電網公司搶抓南方電網公司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和貴州實施大數據戰略的大好機遇,緊扣“三基”建設,結合供電所業務實際,自主研發供電所“工作臺+現場工具”這一數字化“敏捷前臺”。在研發過程中,該公司堅持以基層訴求為導向,以基層力量為主來實施,以供電所高效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和客戶訴求為目標,打造體驗流暢的供電所“單兵作戰武器”,實現數據共享、數據分析、數據決策,解放一線生產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實現“后發趕超”。

      研發初心:解放一線要讓基層唱主角

      過去,為完成各項工作,貴州電網公司基層供電所的員工需要同時在手機里安裝移動計量、停電管理、快速復電等14個甚至更多的工作應用,這些應用不但占用手機內存,而且不能互相觸發。

      “比如我在配網巡視時發現了缺陷,要先退出巡視管理的手機應用,再點進缺陷管理的應用去觸發缺陷管理工單,才能上傳相關內容,回到辦公室還要在電腦端重新錄入一遍,很麻煩。”貴州電網公司凱里供電局西江供電所安全員龍順明說。

      今年,由貴州電網公司歷時7個月自主研發的供電所“工作臺+現場工具”,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工作臺+現場工具’包含在辦公室使用的電腦端‘工作臺’和現場作業使用的手機端‘現場工具’。”貴州電網公司數字化部原副總經理(現信息中心總經理)袁捷說,這兩個工具有效銜接了基層員工在辦公室和現場作業中的各類場景,成為供電所員工簡單、管用的“單兵作戰武器”。

      貴州電網公司堅持一線工作法,明確樹立“充分依靠、相信基層,讓基層唱主角、當主人”的鮮明導向,選取5名業績突出、有創新精神的供電所所長成立工作專班,專門負責項目需求分析、架構搭建、應用體驗等重點工作。

      “在參與研發的過程中,我發現故障報修中關于‘隱患’的工單有一個必填內容是‘復電時間’。既然只是隱患,也就表示還未實際造成停電,那就不存在復電時間。”專班成員、西江供電所所長任召廷的修改建議很快被采納。

      工作專班和有關業務部門通力合作,歷時4個月,深入23家供電所深度調研,梳理供電所業務節點407個、收集數字化需求56個、迭代設計版本8次,通過投票和體驗,反復完善最終確定了產品原型。“工作臺”實現了統一待辦、統一跳轉、統一指標查看、統一供電所任務管理等核心功能;“現場工具”實現了生產、營銷域14個手機應用的融合,解決了現場基礎檔案修改、工作任務二次錄入、配變實時監控不便、配網巡視支撐不足等基層痛點問題,全面支撐了供電所各項業務的數字化轉型,提高了基層的執行力、戰斗力。

      “我們從開始就確立了‘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唯物論,運用了‘交換、比較、反復’的辯證法,堅持以解決基層業務痛點為首要目標,支持工作專班全權推進。”貴州電網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鄭之茂說,研發過程做到了交換思想、交換意見、充分討論;比較不同方案,選取最優;反復思考完善,確保產品的生命力,實現供電所工作“規范、真實、簡單、有效”。

      使用體驗:靈活簡便實現“千人千面”

      作為試點的10個供電所之一,今年10月,龍順明用上了“現場工具”。“只需在手機上點一點、選一選、掃一掃、拍一拍,便可實現工單之間的互相觸發,完成各類工單記錄,保存的內容會同步更新到工作臺,回到供電所也不用再到電腦端錄入信息了。”龍順明說。

      “以前有員工反映,覺得自己像是這些工作類手機應用的‘仆人’,工作時要聽令于手機應用。而現在,‘現場工具’更像是員工的信息助理,能夠面向每一個使用者靈活組裝業務功能,實現‘千人千面’,有效降低使用者所面對的應用復雜度。”貴州電網公司數字化部專責吳漾說。

      為什么以供電所為突破口?貴州電網公司有自己的思考。“供電所是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是鄉鎮供電的責任主體。作為前沿陣地,必須要接受縣區局這個‘一線指揮部’的指揮,做到快速響應、能打勝仗。”鄭之茂說,這樣才能解決缺乏市場意識、主動服務意識,規章制度和業務流程對市場變化的響應不夠及時、客戶體驗不好等問題。

      滕陽是西江供電所營業班班員,之前遇到客戶信息修改,她需要先記錄下來,再回到供電所錄入電腦。而現在,她隨時隨地可通過“現場工具”進行修改,保障了客戶檔案的實時更新。“數字化的好處不止讓工作更快,還能更簡便。”滕陽說,以前出現同名同姓的客戶時容易發生信息混淆和重復修改的問題,現在借助“現場工具”可現場進行查詢,核實客戶編號,避免工作失誤。

      “貴州的很多基層供電所員工年齡偏大,難以適應數字化的快速發展,我們希望通過簡單的手機應用,讓他們知道數字化可以這么簡便,點一點、選一選就能錄入工作數據。”工作專班負責人唐曉鑫說,希望數字化能解放員工,從而支撐員工進一步解放用戶。

      “通過‘工作臺+現場工具’,現在基層員工在現場可直接為客戶辦理更名、過戶等各類業務,查詢相關信息,下一步還能為用戶解答停復電情況,這些對提高客戶滿意度至關重要。”貴州電網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杜鵬說。

      “‘現場工具’中錄入的數據就像‘活水’,可以自動‘流’到工作臺中,減輕員工數據錄入的工作量。”吳漾說,數字化工具在解放生產力的同時,也使員工工作量更直觀,進一步支撐數字化的績效管理。

      從更深層次來看,供電所“工作臺+現場工具”以數據為核心,通過系統后臺、工具中臺、業務前臺,分層次分場景地滿足省、地、縣、所不同層級的管理需要,為各業務部門提供數字化支撐,為打造“敏捷前臺”提供了簡單、管用的數字化工具,實現從省公司戰略管控平臺到縣區局供電運營指揮平臺再到供電所“工作臺+現場工具”的全鏈條貫通,將進一步推動電網生產性服務向專業化延伸、生活性服務向高品質升級。

      為更好地在基層推廣該應用,貴州電網公司組建了覆蓋省、地、縣、所及相關專業的“體驗師”團隊,不斷完善“工作臺+現場工具”工作體系。下一步,該公司將持續做好開發迭代,為加快推進現代供電服務體系建設,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韓曉彤 通訊員 張祁 王明科 周超 蔡興文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