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22時,在開展新能源控制參數優化電磁仿真驗證的基礎上,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在高密市膠河國能光伏電站完成了全站逆變器參數現場載入工作,進一步提升了新能源場站對電網的支撐能力。
截至目前,山東電網新能源裝機容量超過7300萬千瓦,占全部電源裝機容量的42%。為精準掌握新能源控制器等電力電子設備的運行特性,國網山東電力從硬件基礎、模型開發、隊伍建設等方面入手,構建電磁暫態仿真體系,提升對新能源占比高、電力電子設備占比高的“雙高”電力系統運行特性的認知能力。
國網山東電力依托省級能源互聯網仿真防御實驗室,搭建省級電網電磁暫態仿真平臺,實現山東省220千伏及以上電網全電磁仿真;建成省地一體化仿真數據管理及協同計算平臺,使地市級供電公司與國家電網仿真中心數據通道實現有效聯通。該公司創新研發的新能源通用電磁暫態仿真模型能夠根據新能源場站實測數據,自主設置并調整模型參數,實現省內集中式新能源場站網特性的精準模擬;對分布式新能源場站開展等效建模,解決了海量分布式新能源無法逐一建模的問題?;谛履茉磮稣緦崪y模型數據,科研人員能夠開展仿真分析,明晰新能源場站并網穩定邊界,提升新能源電量消納能力,2022年成功釋放新能源消納能力400萬千瓦。
據介紹,國網山東電力通過制定“山東電網電磁暫態仿真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山東新能源發電模型管理規定”等規范文件,構建了電磁暫態仿真全流程工作機制和標準;建立“干中學”工作模式,組建一支由電網方式分析專業人員為主體的省市縣一體仿真團隊,常態化開展電磁仿真工作;聯合專業領域內知名企業,定期組織開展電磁暫態仿真培訓和學術研討,做好人才和技術儲備。
建立電磁暫態仿真體系以來,國網山東電力先后應用仿真結果指導制定了隴東直流配置調相機等4項電網補強措施,幫助消除電網運行風險,為山東電網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馬琳琳 周寧 葛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