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發展雖然為我國能源結構的優化帶來了新的活力,但其間歇性、波動性和隨機性的特點,也給電網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新能源消納這一"瓶頸",虛擬電廠或許能夠成為化解難題的"關鍵先生"。
虛擬電廠破局新能源困境
新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波動性和隨機性等特點,這使得電網難以像傳統電源那樣根據負荷需求進行調度,從而影響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而虛擬電廠則能夠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整合分布式能源、儲能裝置、可控負荷等資源,形成一個具備規?;{節能力的"虛擬發電廠",從而有效緩解新能源接入電網所帶來的沖擊。
以儲能為例,虛擬電廠可以在電網負荷低谷時儲存多余電量,在負荷高峰時再釋放,從而達到"削峰填谷"的效果,這不僅能夠提高電力系統的經濟性,還可以增強電網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此外,通過虛擬電廠對分布式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進行統一調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消納清潔能源,減少棄光、棄風現象的發生。
產業迎來高速發展期
得益于虛擬電廠在新能源消納等方面的獨特優勢,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推動虛擬電廠產業的發展。僅2022年,與虛擬電廠相關的政策就密集落地,涉及規劃、標準、應用場景、盈利機制和運行要求等諸多方面。在政策利好的推動下,虛擬電廠產業有望迎來高速發展期。
東莞證券指出,2022年中國虛擬電廠的累計裝機規模約為3.7GW,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長至39GW,年均復合增速高達108.1%。與此同時,中國虛擬電廠的裝機量在全球的占比也將從2022年的19%大幅提升至67.2%。東莞證券表示,隨著各地試點的逐步落地和推廣,以及商業模式的逐步成熟,未來3-5年將是中國虛擬電廠產業規?;l展的黃金時期。
一些企業已經嗅到了虛擬電廠蘊藏的巨大商機。例如,迦南智能(300880)推出的智能電表可以精準記錄不同時段的用電量,為虛擬電廠的調度提供關鍵數據支撐。而國電南自(600268)則推出了較為完善的虛擬電廠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在廣東、重慶、河北等多地開展了試點工程,其虛擬電廠互動響應平臺正在進行系統的試運行。
來源: 金融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