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能源互聯網 > 機器人

    機器人混江龍——溪洛渡水電站水墊塘水下檢查使用檢修專用機器人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0-06-17 00:00:00

      本網訊(唐東軍  胡鵬  趙春祿)溪洛渡水電站水墊塘水下檢查以往需要6個潛水員連續作業40天,如今,水下檢修專用機器人“混江龍”5天即告捷。

      

    視頻制作:湯偉

      “有了水電站水下檢修專用機器人,我們的水下檢查作業如虎添翼,效率大大提高。”6月初,剛從溪洛渡水電站水下檢修工地返回湖北宜昌的長江電力檢修廠潛水員李夢橋說。

     

      水下機器人“混江龍”準備下水作業 攝影:李新宇

      水墊塘,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水墊,來承托壩身泄流沖擊,防止高速水流長時間砸落而下,水滴石穿似地把大壩腳下的壩基破壞的塘式結構。

      溪洛渡電站水墊塘,采用復式梯形斷面型式,深46米,兩側是53度的斜坡。當溪洛渡電站泄洪時,大量洪水順著泄洪孔道,從100多米高空跌落在水墊塘內,而這一塘40多米深的水,就像一張席夢思一樣,讓砸落而下的水流收起了它的咆哮,平緩、“聽話”地向下游流去。水墊塘的存在,有效保護了大壩壩基不會因常年的水流沖刷而造成破壞,是水電站重要的結構設施。

     

      溪洛渡水電站水墊塘 攝影:李新宇

      溪洛渡水電站水墊塘區域海拔近400米,屬高原潛水范疇。以往作業時,潛水員要用鋼絲繩在水下鋪設檢查網格,再沿網格爬行數百米,憑經驗和肉眼在水下一寸一寸地排查。水下壓強很大,潛水員進行水下檢查,如同負重前行,體能消耗很大,常人難以承受。“下了水就像一棵海草,隨波飄搖,在浪花里舞蹈。”李夢橋說。

     

      潛水員穿戴好潛水服準備下水作業 攝影:李新宇

      一次潛水的有效作業時間,一般僅有10至20分鐘。為了保障潛水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一名潛水員24小時內只能下潛一次。僅僅完成水墊塘水下檢查任務,就需要6個潛水員連續作業40天。

      溪洛渡水電站開創了我國智能高拱壩建設的先河。“能造智能大壩,也能攻下智能檢修。”長江電力檢修廠決定,讓2019年11月通過驗收的水電站水下檢修專用機器人——“混江龍”上場。

      2019年12月,在溪洛渡水電站水墊塘,一臺“混江龍”開始了潛水作業。這種機器人下潛深度可達300米,可以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不僅潛得深,而且神通廣大,具備水下攝像、掃描、打撈、測量、清理、切割等多種“特技”,有效解決了在大水深、復雜水流條件下的水下檢查和作業難題。

     

      檢修員工在密切關注水下檢修機器人工作情況 攝影:李新宇

      長江電力檢修廠潛水分部副主任王興光全過程組織、參與了“混江龍”的研制工作。他自豪地說:“我們這個機器人是履帶式的,行動間不會帶起浮沙,拍出來的圖像非常清晰。聲吶掃描精度達到了7.5毫米,定位準確度超過99%。”

      王興光說:“本輪歲修中,溪洛渡水電站水墊塘檢查面積約7萬平方米,檢測出39處缺陷,一臺水下機器人只用了5天就大功告成。”

      今年5月29日,在完成全部缺陷修補后,溪洛渡水電站水墊塘水下檢修工作結束,標志著2019-2020年度長江流域大型電站水下檢修工作全部完成。

      在本年度的流域電站水下檢修中,“混江龍”家族一共參與了葛洲壩、三峽、溪洛渡、向家壩四座電站的水下檢修作業。“相比以往的人工檢查作業,水下機器人保證了施工安全,作業效率提升20倍以上,費用節約數百萬元。”長江電力檢修廠副廠長胡毅力說。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