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2022年新型電力系統調度運行和電力市場創新技術論壇在廣州舉辦,研討新能源并網與消納、新型電力系統調度運行與控制、電力市場機制與運行以及電力市場與碳市場協同運行等新型電力系統領域關鍵問題。當天,南方電網公司發出“英雄帖”,廣邀專家學者、業界同行參加新能源功率預測大賽,共建“靈活、開放”的新能源功率預測價值生態圈。
本次論壇由南網總調與廣東省電機工程學會新型電力系統專委會聯合主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中國氣象局公共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國內專家學者和電力生態系統技術人員1100余人,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會。
廣發“英雄帖” 共建新能源功率預測價值生態圈
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作為我國碳排放占比最大的單一行業,電力行業減排進程將直接影響碳達峰、碳中和整體進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
隨著新能源裝機、發電容量占比的不斷提高,其發電功率的不確定性帶來了一系列調度運行問題。對新能源多時空尺度發電功率進行精確預測是降低不確定性影響的關鍵、重要技術,是保障新能源消納和系統安全的主要技術手段。
當天,南方電網公司對外正式發出新能源功率預測價值生態圈培育計劃的招募倡議,邀請各方參與者持續性開展公平、公正的現場技術比拼,力爭從全球范圍內篩選出適合南方區域的新能源預測“TOP級”選手。
南方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南網總調黨委書記劉映尚表示,未來源網荷儲互動將成為新型電力系統運行常態,環境、社會、經濟等方面形成多維度的耦合關系,新能源預測難度顯著增大。針對“如何提升新能源功率預測水平”這一關鍵難題,希望依托南方電網公司搭建的公平、公正的新能源預測“比武”賽場,與業界同行共同構建“靈活、開放”的新能源功率預測價值生態圈。
據悉,新能源功率預測價值生態圈培育計劃依托南方電網新型電力系統掛帥項目《新能源多時空尺度精確預測技術研究》開展。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方電網公司首席科學家饒宏、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副院長荊朝霞、南方電網公司高級技術專家陳亦平等先后作主旨報告。
饒宏以“南方電網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探索”為題,系統介紹了南方電網公司近年來在全面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方面的重點舉措和創新成果。饒宏表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從目標、稟賦和場景科學推演,遵循先立后破、通盤謀劃,將安全穩定作為首要要求。此外,應統籌區內區外電源,解決電從哪里來的戰略問題,同時加強抽蓄、儲能、電制氫、虛擬電廠等多類型靈活性資源建設,尤其是長周期儲能設備的研究和應用,在保供前提下提升電力系統的靈活調節能力,促進新能源95%以上高比例消納。
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培育創業創新熱土
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推進,新能源將成為新增電源的主體,電網核心樞紐作用顯著,傳統電力系統的形態、特性發生顯著改變。
大會設新能源并網與消納、新型電力系統調度運行與控制、電力市場機制與運行、電力市場與碳市場協同運行4個分論壇,設置了主題演講、現場討論及線上問答等多個環節,共同探討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面臨的關鍵挑戰及解決思路與路徑。
南京南瑞繼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調度自動化專家陳根軍表示,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使得調度運行方式調整、運行控制難度加大。對此,首先要轉變調度模式,從目前的發電調度轉變為源網荷儲的協調優化調度模式,通過構建源網荷儲的調度控制系統,從時間、空間、目標等不同維度提升新型電力系統的調節能力,促進新能源的消納。其次,要優化一系列針對新型電力系統、調度運行、調度自動化的關鍵技術,特別是要提升高精度的新能源負荷預測能力。
“新能源功率預測只是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很小的一塊,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各個環節都需要產學研用協同推進。”南網總調水新處技術專家鄧韋斯說,希望通過此次論壇的舉辦,讓更多的人了解南方電網公司構建新能源價值生態圈的構想,共同加快推動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
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吳文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型電力系統將是創業創新的一片熱土。掌握重大裝備的核心技術,探索完善支撐新型電力系統調度控制的數字化支撐體系,需要更多企業、科研機構、高校和個人參與進來,激發整個市場活力。(黃勇華 包莉婷 羅會洪 杜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