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7月29日,由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主辦的2022(第四屆)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電力行業工業互聯網應用分論壇在浙江烏鎮舉行。論壇以“數字電力•促進•工業互聯”為主題,圍繞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雙碳”戰略目標實現和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提供重要支撐展開研討交流。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能效與儲能處處長徐梓銘,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專職副理事長夏忠,國家電網副總信息師王繼業,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游敏,國家電網大數據中心副主任程志華,國家電網發展策劃部規劃計劃處處長吳靜,南方電網數字化部副總經理陳豐,華能集團科技創新與信息化部副主任梁昌乾,大唐集團科技創新與信息化部主任張勛奎,國家電投集團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劍等出席論壇。
會議現場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能效與儲能處處長徐梓銘致辭
徐梓銘在致辭中表示,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著力增強能源科技創新能力,加快能源產業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一是積極推動新型儲能、氫能等新技術、新業態發展。二是推動負責“能源+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工作。三是加快推進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希望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繼續發揮協會專家智庫作用,努力推進我國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專職副理事長夏忠致辭
夏忠在致辭中強調,作為技術、資金、裝備、數據密集型的國民經濟基礎性產業,提升電力行業工業互聯網應用水平,加強電力設備智能運行和廣泛互聯,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必然選擇。電力行業企業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建設與應用,并取得豐碩成果。近期,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數據地圖2021》顯示,電力行業連續兩年排在全國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水平首位,為提升我國工業互聯網應用水平作出了積極貢獻。
伴隨著數字技術、數字經濟的深入發展,行業協會將進一步發揮“共建、共治、共享、共贏”第三方平臺功能,推動電力行業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促進電力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融合發展。中電聯將與代管協會協同協作,開展會員業務、技術與市場對接服務,促進優質資源共享,與大家一起,為構建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貢獻力量。
國家電網副總信息師王繼業致辭
王繼業在線上致辭中指出,國家電網公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業互聯網工作的重要指示,高度重視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明確提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戰略目標。目前,國家電網全域工業互聯網平臺“能源工業云網”已初步建成,并成為國家工業互聯網的電力行業二級節點,覆蓋能源生產、消費、裝備制造等多個領域。其中能源生產方面,“國網新能源云”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新能源業務深度融合的新能源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新能源規劃建設、并網消納、設備運維、交易結算、補貼申報、碳管理等提供一站式服務。
他提到電促會幾年來針對電力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行業共性類、基礎性和開源類問題開展研究與服務,積極開展會員單位業務、技術、市場的匹配對接和優質資源共享,也為國家電網所屬不少單位“筑平臺、建生態”,努力提供市場第三方服務,借此機會他表示感謝,并希望電促會面向會員、市場和社會,積極發揮政府與企業的橋梁紐帶作用,努力探索企業生態建設及其發展規律,為促進電力行業企業數字化順利轉型發揮更大作用。
國網發展策劃部吳靜處長作題為《新能源云服務綠色發展與碳達峰碳中和》的案例發布
受國家電網發展策劃部(碳資產管理辦公室)黨總支書記劉勁松委托,吳靜介紹了國網新能源云出臺的背景、總體設計、建設成效和新能源云的應用展望。她指出,國網新能源云設計的15個子平臺,著力構建新能源生態圈,為政府、電網企業、新能源企業及用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新能源云碳中和支撐服務平臺目前正努力打造成為國內領先的雙碳數字經濟平臺。目前完成了各級政府雙碳平臺建設運行典型示范,并在浙江首創了“工業碳效碼”,得到工信部的充分肯定,正在更多地區試點應用。同時打通了工業企業綠色金融服務渠道,構建了基于分布式光伏和戶用光伏參與交易的區域碳普惠機制。
國網大數據中心副主任程志華作題為《國家電網公司數字化轉型探索與實踐》的主題報告
程志華介紹了近年來國網的數字化轉型實踐。國家電網公司以“三融三化”(融入電網業務、融入基層一線、融入產業生態,推進架構中臺化、數據價值化、業務智能化)為推進數字化轉型的主要思路,以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創新應用為驅動,圍繞能源電力數字化、運營服務數字化、能源數字產業化“三條主線”,聚焦“賦能、減負、創新、提效”,支撐公司戰略目標落地實施。國網公司在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智能電網基礎設施、電網智慧運營、企業智慧運營、能源數字經濟新業態、數據管理與應用6個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很好效果。
南網數字化部副總經理陳豐作題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背景下的數字化技術路線選擇》的主題報告
陳豐介紹了南方電網的數字化技術路線選擇。陳豐指出,新型電力系統對數字化提出了全新要求,數字電網是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載體。南方電網提前布局,通過發布“兩書一方案”,提出以數字電網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行動方略。按照中臺化技術路線,南方電網堅持企業架構引領、全業務上云、全設備物聯、全域數據融合、全面自主可控、全息安運保障,全面提升數字化快速響應業務變革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求的能力。
龍芯中科副總裁杜安利作題為《自主芯架構 互聯新未來》的案例發布
杜安利介紹了“龍芯”構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的發展歷程,她指出國產≠自主,真正的自主CPU體現在自主研制“運算器”和“控制器”。她認為我國不可能基于國外指令系統建設自主信息產業生態,中國IT產業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自己的生態。當前,龍芯正努力構建獨立于Wintel體系和AA體系,是國內唯一基于自主指令系統構建開放產業體系的企業。她認為信息產業本質上是“解決方案為王”的產業,解決方案決定用戶習慣和產業主導權。“龍芯”中科多年來致力于促進自主工業生態的發展與建設,重點關注能源電力、交通、網安、數據通信及工業控制等重要領域,并在上述領域取得較好成績。
南網數研院高級經理雷偉剛發布題為《面向新型電力系統的數字孿生電網建設及生態運營解決方案》的案例
雷偉剛介紹,南方電網數字電網集團是南方電網公司數字化轉型和數字電網建設的核心力量。集團利用“云、管、邊、端”等先進數字技術將物理電網進行數字化再造,數字電網為傳統電網注入聯接、互動、洞察、智能的全新“4I特性”,為電網企業實現實時狀態感知、智能運行控制和多方高效互動賦能。
美林數據能源事業部總工程師茍蛟龍作題為《關于企業價值互動共生的數字能源互聯網思考》的案例發布
茍蛟龍介紹了美林公司數字能源互聯網的生態實踐。他認為,數字能源互聯網的本質,是利用新技術、新平臺,在產業鏈中獲得新的分工權、分配權(生產關系的變化),進而實現能源產業、相關企業轉型升級;美林數據通過隱私計算等技術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解決跨單位的數據孤島問題,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數據,讓價值流動起來。以電網為例,在數據不出企業的情況下服務政府、銀行、環保、稅務、制造業企業,形成能源數據對外服務的“蒲公英模型”。
國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軟件開發中心總經理王承鵬作《國家能源集團電力工業互聯網實踐與思考》的主題報告
受國家能源國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會軍委托國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軟件開發中心總經理王承鵬介紹了國家能源集團以ERP系統為核心的集團一體化集中管控實現智慧管理,實現了集團總部、73家二級單位、1393家各級實施單位有效溝通。集團生產運營協同調度系統(基石項目),構建了以“計劃模型驅動、調度智能協同、執行智能監控”為有力支撐的生產運營管控體系。
國家電投集團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劍作《“雙碳”目標下,能源數字化的探索與實踐》主題報告
郭劍介紹了“數字國家電投”建設背景、傳統發電側建設智慧電廠、負荷側推進智慧物聯(天樞體系)建設的情況。國家電投運用數字化技術,實現計劃排程協同化、生產過程透明化、設備管理科學化、物流管理智能化、項目管理標準化、成本管理精細化、安全環保數據化、質量監測標準化8個方面優化,提升可視、可預、可控、可比、可溯、可靠6個方面核心能力,從而構建了起了系列智慧電廠群。
華能集團西安熱工研究院智能發電技術部技術開發所副所長周俊波發布《基于云邊協同的智慧電廠建設與應用》的案例
周俊波在發布的案例中介紹了華能智慧電廠建設思路:“1+6+N”體系架構。“1”:基于工業互聯網技術,構建電廠邊緣云(超融合數據平臺)。“6”:覆蓋電廠全范圍智慧應用的六大應用體系:智慧基建、智慧運行、智慧安全、智慧檢修、智慧管理、智慧燃料。“N”:六大應用體系中的智慧模塊,是具體的智慧功能。
大唐集團科研總院大數據研究中心總工程師張偉發布《基于工業控制系統的多維度安全風險感知分析系統研究應用》的案例
張偉發布的案例從工業控制系統網絡安全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了六大核心功能助力全網安全風險感知系統。該系統可提高工控企業網絡安全風險檢測能力,減少安全管理的難度,提升日常管理效率。
國電南自信息技術事業部黨委委員、南京華盾電力信息安全測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照陽發布《面向新型電力系統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研究與應用》的案例
王照陽通過案例介紹了國電南自開發建設了“睿思”工業互聯網平臺,該平臺提供異構數據的采集和交換、存儲和管理、分析和計算等功能,著力解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目前在數據匯集挖掘、系統研發、電力交易、新能源場站運營等方面的痛點。
國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軟件開發中心總經理王承鵬發布《國家能源集團生產運營協同調度系統建設與應用》的案例
王承鵬通過案例介紹了國家能源集團生產運營協同調度系統信息化項目。該項目可實現數據集成、在線監視、運營計劃、智能調度、統計分析和應急指揮等六大業務功能。
國家電投集團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物聯網部(重慶中電自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沖發布《國家電投集團智慧光伏示范場站建設與探索》的案例
陳沖介紹國家電投集團——作為國內光伏裝機規模最大的企業,集團由下至上,推動光伏設備運維-場站管理-產業升級,完善場站智能化體系建設,實現智慧光伏示范場站建設。
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北京國電通公司副總經理宋寶松發布《基于工業互聯網的電工裝備智慧物聯平臺典型研究案例》
宋寶松介紹了國電通承接國網電工裝備智慧物聯平臺的設計理念、建設成效、合作模式等情況。為解決大量物聯數據在通過互聯網傳輸及處理方面的效率問題,國電通公司研究發明了基于內容分發網絡的工業互聯網信息共享與交互機制模型,解決了海量工業物聯數據匯聚和交互問題,提高了工業互聯網數據傳輸效率。
國家電網網絡學習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方正作題為《大型央企人才培養數字化轉型的路徑探索》的報告
郭方正在報告中著重回答了兩個問題。一是電網企業實現能源轉型和數字化轉型,需要一支什么樣的人才隊伍?二是央企的人才培養工作本身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他認為,數字化注定會深刻地改變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企業和每一個人。在這個過程中,電力行業數字化培訓平臺大有作為。
論壇發布“2022年電力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行業推廣”十大案例,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游敏為獲獎單位代表頒獎并合影留念
論壇同期舉辦了“2022年電力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行業推廣”十大案例頒獎儀式。十大案例代表了當前電力行業工業互聯網研發和應用的優秀成果,為電力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樹立了標桿和典型,為下一步深入推進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顧秀蓮、原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十多位國內外院士、眾多工業領域專家和企業界高管等近千名嘉賓出席第四屆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暨工業行業數字化轉型年會。另有近500萬人次通過《人民日報》客戶端、《中國工業報》直播間、央視頻、新浪、抖音等平臺在線觀看會議。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受主辦方工經聯邀請組織主辦了此次分論壇。來自國網、南網、華能、大唐、華電、國家能源、國家電投、三峽集團等電力央企數字化、科技信息部門及電網、發電、數字化企業的百余名代表現場參加了分論壇,數千名線上代表通過電力網、電力英才學院觀看了論壇直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