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國網信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在江蘇南京江北供電公司調度大樓部署了精準用電調控終端,通過終端采集樓宇電、冷、熱、氣等多種能源的生產、輸送、消費各環節信息,接入城市綜合能源智慧管控與應用平臺,對樓宇的用能系統實施監管和調控。
近年來,國網信通產業集團牽頭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城市綜合能源智慧物聯管控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項目,推出精準用電調控終端、5G增強覆蓋終端、城市綜合能源智慧管控與應用平臺、江北新區能源大數據中心、智慧能源運營平臺及調度監控展示系統等成果,提供綠色安全、經濟高效的能源數據增值服務的方式,助推城市綠色發展。
搭建管控與應用平臺 打通城市能源數據鏈條
8月10日,國網信通產業集團自主研發的精準用電調控終端在南京市磐能科技公司部署完成。通過終端開展的并網點電氣量、光伏電站運行數據、儲能數據的接入工作正在推進。
2020年10月起,國網信通產業集團聯合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9個產學研用創新主體,共同開展“城市綜合能源智慧物聯管控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項目的研發,在智慧能源管控體系、邊緣智能基礎設施、可信組網與協同平臺、價值挖掘與增值服務4個方面取得關鍵技術突破。
今年1月,城市綜合能源智慧管控與應用平臺在江北新區上線試運行。2021年5月,項目團隊選擇在南京江北新區打造城市綜合能源智慧物聯管控應用示范。在能源生產側,項目團隊在光伏發電系統、風力發電系統和江水源熱泵能源站部署終端,采集氣象數據和分布式新能源機組的運行數據,實現對新能源機組的可觀可測;在能源輸送側,選取南京市配網系統、熱力系統等部署終端,推動電、水、氣、冷、熱等各種能源互補和協調優化;在能源應用側和能源存儲側,部署終端驗證項目研究成果。
截至目前,項目團隊已在江北新區接入各類終端5000余個,日接入數據超過5000萬條,打通了能源“生產-傳輸-存儲-應用”數據鏈條。
城市綜合能源智慧管控與應用平臺的調試驗證和應用示范正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項目負責人介紹:“預計到2023年10月,江北新區將實現階段性接入終端不少于10萬個,平臺日接入數據約10億條,可提供30種以上能源數據增值服務。”
推進“雙腦融合” 服務江北新區低碳發展
“江北新區能源大數據中心是由政府指導、電網企業主導建設、多方合作的成果,數智化程度高,展示數據清晰直觀。比如,基于中心的‘能-電-碳模型’,我們可以分析江北新區近3年的能源碳排放、碳達峰指數以及清潔能源發展趨勢,從而形成專業的減排策略建議,供政府相關部門參考。”南京供電公司科技數字化部主任王璞介紹說。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發布的《關于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國范圍內數據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綠色集約的基礎設施一體化格局。2021年6月起,國網信通產業集團聯合國網江蘇電力,與“城市大腦”江北新區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共同建設江北新區能源大數據中心。
江北新區能源大數據中心重點服務涉及18個行業的7萬余家企業客戶及52萬余戶居民客戶。江北新區能源大數據中心通過匯聚、分析、共享與應用能源大數據,打造“能源大腦”,并與江北新區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數據實時互聯。“能源大腦”融入“城市大腦”,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
江北新區能源大數據中心打造了能源看經濟、能源看民生、能源看雙碳等特色板塊。以能源看雙碳板塊為例,“能-電-碳模型”的分析表明:今年年初以來,江北新區的能源碳排放量相比去年呈現下降趨勢,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達30%。此外,基于區域月用電量數據,通過構建碳達峰指數評估模型,江北新區能源大數據中心測算并判斷出江北新區當前處于未達峰階段。
同時,江北新區能源大數據中心還可以監測重點企業碳排放情況,為政府有關部門提供數據參考,幫助政府有關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節能減排工作。
提供能源數據管控方案 協助建立智慧能源管理體系
8月20日,由國網信通產業集團研發的智慧能源運營平臺及調度監控展示系統完成需求分析和總體技術架構設計,預計9月30日在中國雄安集團基礎建設公司上線試運行。
智慧能源運營平臺及調度監控展示系統包括供熱生產中心、燃氣生產中心、綜合管理中心和決策分析中心4個業務板塊,共有22項二級功能、178項三級功能,實現與超算中心、新區塊數據平臺、視頻一張網平臺、物聯網統一管理平臺、城市信息模型平臺的系統集成及數據貫通。
智慧能源運營平臺及調度監控展示系統做到“多元融合體、數字孿生體、全面智慧體”三體合一,可幫助中國雄安集團基礎建設公司實現熱網、燃氣設施智能化生產調度、應急指揮以及企業一體化運營管理。
國網信產集團通過打造云端統一功能池,以網格化管理思路,協助中國雄安集團基礎建設公司建立縣地級、片區級、企業級智慧能源管理體系,并對多個區域性能源站實施數據監控、分析、管理、優化,助力企業降低運營維護成本,提高分布式能源智能化運營管理水平。
當前,國網信通產業集團正從“能源視角”和“碳視角”兩個維度提升城市綜合能源數據安全、互聯、協同管控水平,不斷為打造綠色智慧城市提供數據支撐。(王云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