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記者從合肥供電公司獲悉,該局數字化工作部編制發布今年第12期《合肥市大型建筑用能分析》、《合肥市重點產業鏈發展分析》、《合肥市小微企業發展分析》等基于電力大數據分析報告,支撐今冬明春政府相關部門整體決策部署,為企業年度生產計劃調整提供有效依據。
前三季度合肥16條產業鏈用電量同比增長15.75%
電力大數據是城市發展“晴雨表”。記者了解到,合肥供電公司基于合肥市能源大數據中心監測全市2.7萬用戶,超3000萬條用能信息,應用智能技術,精準分析用戶用能習慣,為大型企業和建筑等用戶提供差異化服務和能效提升方案。
據電力大數據反映,今年以來,合肥市經濟發展穩中有升,今年前三季度全市16條產業鏈用電量同比增長15.75%,光伏及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電量增速最為迅猛,分別達71.92%和50.88%。與此同時,合肥市小微企業數量突破20萬家,總體用電量同比去年增長5.04%。
圍繞迎峰度冬用電需求,合肥對全市13700個工商業用戶、7950個公共服務用戶開展用電分析。“根據電力大數據反映信息,我們組織電力客戶經理開展用戶走訪,提供用電安全檢查、能效提升等‘定制化’服務。”合肥供電公司營銷部負責人董曉天說。
自建光伏電站年均降低能耗成本將達70萬元以上
位于合肥市廬陽區的安徽大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太陽能光伏組件研發與智造,光伏電站建設和運維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據合肥供電公司廬陽供電服務中心客戶經理徐曉介紹:由于生產規模穩步增長,該企業最大用電負荷近年來不斷提升,今年最大至2440千瓦,穩居轄區前列。
為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在電力客戶經理建議下,該企業利用生產車間屋頂等約0.6萬平方米空間,建設一座容量為1.174兆瓦的光伏電站。電站采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平均每月生產約9.86萬千瓦時綠色電能。
“今冬明春用電高峰期間,白天光伏發電‘滿格’期間,可供給企業生產,不僅降低區域用電負荷,同時為企業節約費用。能耗較高的生產工序利用白天電價平段、晚間谷段進行,進一步降本增效。”據徐曉介紹,預計企業年均降低能耗成本將達70萬元以上,收效明顯。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通訊員 李巖 劉康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