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印發加快推進智慧港口建設的實施方案和加快推進智慧航道建設的實施方案,分別明確了總體要求、近中期發展目標、重點任務、重點項目和保障措施,以高質量的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賦能水運新質生產力,更好地服務支撐“水運江蘇”建設。江蘇省港口集團緊緊圍繞“水運江蘇”建設要求,加快推進智能化轉型,以數字化賦能江蘇港口智慧升級。
智能化系統讓生產更高效
太倉港四期集裝箱碼頭是長江流域首座堆場自動化碼頭,該碼頭作業效率相比傳統集裝箱碼頭提升25%以上,比同類型自動化碼頭提升10%,人力資源成本降幅超82%,被稱為長江邊“最智慧”的港口。
立足智慧港口建設要求,江蘇省港口集團信息公司于2019年自主研發了集團統一的集裝箱碼頭生產作業系統(TOS系統),充分考慮長江和內河碼頭業務的復雜性,綜合運用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推動集裝箱智慧港口建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作為碼頭信息化的智慧大腦和中樞神經,TOS系統融合對接并集中控制碼頭堆場智能管控平臺、集卡調度平臺、自動化設備調度系統、智能閘口系統、智能理貨系統等,高效指揮集裝箱裝卸運輸自動化作業。
江蘇省港口集團信息公司自主研發的集裝箱TOS系統已陸續在南京港龍潭碼頭、江北集碼頭、弘陽碼頭、太倉港北三期、太倉公堆、鎮江港集裝箱碼頭、徐州集裝箱碼頭等江蘇省港口集團內部碼頭上線運行,實現集團內全覆蓋,并推廣至金壇港、宿遷港等集團外部港口。該系統滿足了江蘇港口各集裝箱碼頭整體生產業務統一管控的要求,對生產業務流程進行優化,提高了碼頭生產作業效率,推動智慧港口建設提質增效。
一體化平臺提升服務水平
“港航一體化系統”是在江蘇海事局指導下打造的具有智能申報、海事監管、水上服務等功能的沿長江區域綜合港航聯動系列產品。該系統可以實現船舶、船員、公司、引航、碼頭、通航環境等全要素數據資源匯聚與監管,是助力智慧綠色港航建設的有益嘗試,同時對推動江蘇港航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該系統已推廣至泰州七圩公用碼頭、洋思港碼頭、揚州揚子船業碼頭、錦程新能源碼頭等一百多家碼頭。
與此同時,江蘇省港口集團為實現“一群港”向“一個港”轉變,構建了統一的EDI及一體化客戶服務平臺,為船公司、船代、貨代、車隊、貨主等外部客戶提供數據傳輸、單證申報、計劃辦理、電子支付、信息查詢等服務,實現了全部業務線上辦理。
目前,該平臺擁有注冊用戶1萬多個、200多家船公司、500多家代理公司、8000多輛集卡,日均發送報文5萬條以上。平臺還與GSBN平臺對接,利用區塊鏈技術認證各方身份信息和提單信息,實現外貿放箱全程無紙化流轉,將原來48小時的放箱過程縮短為4個小時,極大提升了全程物流鏈整體效率。
此外,江蘇省港口集團還啟動了“江蘇一港通”項目,下一步要整合江蘇省港口集團各業務板塊服務平臺,推進建立全方位一體化的線上服務體系,建設包含集裝箱、散雜貨、航運物流、水上綜合等業務“一站式”對外服務窗口,提供碼頭全業務辦理、護航警戒、船員接送、集疏運管理、口岸監管等服務。該平臺的建設有力提升了港口集疏運全流程管理水平,提高了水運物流效率,助力江蘇省港口集團港航業務協同持續加強。
打造內河智慧港口新高地
3月8日,江蘇省港口集團印發智慧港口建設行動方案,以該集團“158”戰略為引領,為打造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世界一流港口提供智慧支撐,充分運用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深度計算港口運行的各項關鍵信息,促進港口信息資源廣泛互聯,全力打造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環境一流的內河智慧港口群。
江蘇省港口集團全面貫徹落實江蘇省兩會精神,正搭建全球輻射更廣、國際聯通更暢的航線網絡,構建“水水直聯、通港達園”的聯運體系,加快構建與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相匹配的港口綜合樞紐,力爭集裝箱突破“千萬標箱”,在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助力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
江蘇省港口集團計劃到2028年攻關一批行業內具有影響力的關鍵技術,大幅提升港口裝卸自動化程度,三星級及以上智慧港口達標率超過75%,成為全國內河港口智慧化發展的示范標桿。江蘇省港口集團將以科技力量切實把江蘇水運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競爭優勢,全力打造長江和內河流域智慧港口新高地,交出一份以智慧港口建設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水運江蘇”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答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