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儲能 > 動態

    去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創新高 專家建議完善補償與激勵機制

    中證網發布時間:2024-01-10 14:36:07

      在1月8日舉行的2024中國儲能CEO大會上,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副秘書長岳芬表示,2023年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再創新高,全年新增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21.5吉瓦/46.6吉瓦時,三倍于2022年新增投運規模水平。

      在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新型儲能產業面臨利用率低、調控運營體系不完善等多重挑戰。與會專家建議,合理評估儲能需求規模,根據儲能的功能、場景價值,科學設計合理的補償與激勵機制,構建多元融合的發展新模式。

      行業競爭加劇

      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統計,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國已投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34.5吉瓦/74.5吉瓦時,功率和能量規模同比增長均超150%。其中,2023年新增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21.5吉瓦/46.6吉瓦時,三倍于2022年新增投運規模水平。

      在裝機規模創新高的同時,行業競爭加劇。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統計,2023年,國內儲能系統中標規模達65.7吉瓦時,同比增長383%,共200多家企業摘得標的;從價格上看,儲能系統中標均價持續下行,至12月跌至0.79元/瓦時,與年初相比近腰斬,并出現低于0.6元/瓦時的報價,創行業新低。

      從出貨量看,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統計,2023年,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儲能電池(不含基站/數據中心備電類電池)出貨量預估為185吉瓦時,不及年初預期。受多種因素影響,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50%左右,且下半年出貨放緩。

      岳芬表示,儲能電芯邁向“大”時代。單體容量達300Ah以上的儲能電芯從設計走向應用;同時,基于大容量電芯,儲能電池艙單艙電量實現提升,寧德時代、陽光電源、天合儲能等頭部企業均推出20尺5兆瓦時集裝箱儲能系統。

      岳芬預計,2024年國內新增新型儲能投運裝機規模將超過35吉瓦,延續高速發展態勢。隨著產能高速擴張、行業競爭加劇,缺乏資金以及技術積累不足的企業將面臨生存壓力。

      面臨多重挑戰

      與會專家表示,當前我國新型儲能產業面臨多重挑戰,包括新能源配儲利用率低、調控運營體系不完善、市場機制待優化等。

      據中電聯統計,2023年上半年,我國電化學儲能電站日均運行4.17小時,僅達到設計利用小時數的34%。

      中國工程院院士饒宏表示,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區、市)出臺10%-20%新能源配儲政策,新能源配儲占電源側儲能比重超過80%。但從實際運行數據看,新能源配儲平均利用率低。

      廣東新型儲能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席總裁陳建福表示,儲能調控運營不佳有四方面原因:首先,大型儲能集成系統普遍存在多機并聯控制復雜、電池側控制顆粒度低、電網支撐功能欠缺等問題;其次,儲能與電網互動關鍵技術、規?;瘍δ艿恼{度運營控制技術等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完善;第三,規?;瘍δ軕玫恼{控運營體系不完善,尤其是在配網側、用戶側,儲能未納入有效調控;另外,電力市場交易主體、交易品類、價格機制等市場設計仍待優化。

      陳建福表示,儲能市場無序競爭,導致產品質量下降,進而影響到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儲能電站運行維護中的巡視檢測、風險預警、應急處置等亟待完善。

      合理評估儲能需求規模

      饒宏表示,新能源快速發展將對消納提出較高要求。比如,南方電網未來將引入大量區外電力,而區外電力以新能源為主,需統籌區內新能源發展和區外電力引入,合理評估儲能需求規模。

      據測算,2030年南方電網區域風光裝機規模預計將達到3.2億千瓦。在無配儲的情況下,風光棄電量將達到333億千瓦時,風光棄電率為6%;若按風光裝機規模的10%配儲,風光棄電量將下降至188億千瓦時,棄電率下降至3%。

      同時,儲能配置需要綜合考慮需求側響應能力。饒宏認為,需求側資源作為新型電力系統重要靈活性資源,其功能與儲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疊。

      1月4日,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的實施意見》,提出初步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魯、川渝等條件相對成熟的地區開展車網互動規?;圏c示范,力爭2025年底前建成5個以上示范城市以及50個以上雙向充放電示范項目。

      饒宏表示,以廣東電網為例,預計2060年最高負荷將突破3億千瓦,5%尖峰負荷規模將達到1500萬千瓦。假設2060年廣東省家用電動車達3000萬輛,若其中1%參與需求響應,則響應規模約3000萬千瓦(電動汽車充電功率一般為100千瓦),占全年預測最大負荷的10%,成為不可忽視的靈活性資源。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