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2401大幅下跌6.95%,報收9.635萬元/噸,首次跌破10萬元關口,為自7月上市以來新低。市場擔憂加劇,距離主力合約2401交割日期更近,悲觀情緒進一步加深。
上海有色網(SMM)碳酸鋰價格指數同樣下滑,12月4日指數價格為12.69萬元/噸,下跌1.22%。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均價也跌至12.95萬元/噸,一年內下降近八成。
市場對價格關口的敏感度增強,主力合約2401交割日期逼近,短期內受宏觀情緒和資金影響,貿易商低價換量,報價大幅下降。
碳酸鋰產業鏈面臨多方面壓力,產能過剩、虧損壓力、停產減產導致市場需調整。約三分之一碳酸鋰產能虧損,外購鋰輝石生產的碳酸鋰成本倒掛。
下游產業鏈表現低迷,正極廠商產能過剩,部分企業或退出市場。外購材料成本高,下游企業停產減產。電池企業面臨訂單低迷,復星系旗下天津捷威動力停工。
鋰價觸底尚不明朗,澳大利亞礦企SQM的貨將到港,預計明年碳酸鋰價格區間在8萬元-15萬元/噸。中國動力電池行業步入穩健增長期,行業增速將逐步回落。整個鋰產業鏈需謹慎規劃和市場應對策略。
評論